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健康中心/李紹宏報導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專家列舉「7種不好的喝茶習慣」。(示意圖/PIXABAY)
專家列舉「7種不好的喝茶習慣」。(示意圖/PIXABAY)

哈佛醫研究所、加州腸道專家賽蒂(Saurabh Sethi)在社群軟體IG上指出7種糟糕喝茶習慣:

1.空腹喝茶

賽蒂表示,在喝茶前最好先吃點東西,如果空腹飲用,茶的咖啡因、酸度和單寧酸會刺激胃黏膜,引發胃食道逆流及噁心不適。

2.高糖量的茶飲

冰的甜茶或奶茶可能含有30~40克的糖,賽蒂指出,長期飲用恐怕會有脂肪肝並罹患糖尿病。因為高糖飲食會迫使身體不斷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久而久之會導致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胰島素阻抗),顯著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3.排毒茶或瘦身茶

許多號稱能排毒、減肥的茶飲,其實都含有瀉藥成分,過量飲用會讓身體脫水、電解質失衡,甚至會讓腸胃受不良影響。

4.過度攝取「綠茶萃取」

專家指出,綠茶含有豐富的兒茶素,有助於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細胞氧化損傷,對抗發炎反應,研究指出,長期飲用綠茶可能與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直腸癌等風險有關。此外,也能促進心血管健康。

不過需要注意,以上前提是「適量飲用」。賽蒂強調,若不喝綠茶改攝取綠茶萃取物,並量使用,恐存在「罕見但真實存在的肝毒性」。

專家提醒,要避免過量攝取含有綠茶萃取物的保健品或保養品。(示意圖/PIXABAY)
專家提醒,要避免過量攝取含有綠茶萃取物的保健品或保養品。(示意圖/PIXABAY)

5.喝超燙的茶

賽蒂表示,喝常盡量適溫就好,若經常飲用高於65°C的茶,將會提高食道癌風險。

6.在晚上喝含咖啡因茶飲

在睡眠時,肝臟會進行修復,如果在睡前喝咖啡因茶飲,會擾亂睡眠,並破壞肝臟修復。

7.喝太多珍珠奶茶

台灣首創的珍珠奶茶風靡全球,香甜有咬勁的滋味讓人傾倒,但賽蒂強調,珍奶有大量糖分,還有澱粉製成的珍珠,導致熱量爆炸,若長期超量飲用,可能會引發非酒精性脂肪肝或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 IR),進而引發糖尿病。

珍珠奶茶含有大量糖分和澱粉,避免過度飲用。(圖/PIXABAY)
珍珠奶茶含有大量糖分和澱粉,避免過度飲用。(圖/PIXABAY)

專家提醒,適量飲用合適的茶飲當然有好處,因為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兒茶素)、類黃酮和L-茶胺酸等活性化合物,會抗發炎提升腦部功能與穩定情緒等,就怕過量且不合適的飲用,弄巧成拙,反而壞了身體。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灣加油 20251117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