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3健身姿勢」超NG!醫示警:害肛門爆血管、痔瘡上身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表示,民眾在深蹲、硬舉、憋氣推舉時,若用力方式錯誤,導致腹壓瞬間暴增,久了會形成痔瘡。(示意圖/大千綜合醫院提供)
醫師表示,民眾在深蹲、硬舉、憋氣推舉時,若用力方式錯誤,導致腹壓瞬間暴增,久了會形成痔瘡。(示意圖/大千綜合醫院提供)

痔瘡不只找上久坐族,許多愛健身、重訓的人也是壓力型痔瘡的高風險族群。醫師賴依伶表示,民眾在深蹲、硬舉、憋氣推舉時,若用力方式錯誤,導致腹壓瞬間暴增,肛門靜脈叢需承受巨大的壓力,就如同屁股「撐爆血管」般,久了成痔瘡。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賴依伶在其臉書表示,痔瘡不是運動造成的,而是用力的方式錯誤,尤其深蹲、硬舉、憋氣推舉時,腹壓瞬間暴增,肛門靜脈叢被迫承受巨大的壓力,如同在屁股處「撐爆血管」一樣,久了就會形成痔瘡。

她列舉3大錯誤重訓姿勢:

1. 憋氣硬撐 - 腹壓飆高

2. 負重太快、太猛 - 沒有核心支撐

3. 忘記呼吸節奏 - 吸氣蹲、吐氣起

健身是為了讓身體變更好,但別讓「屁股也在健身」,民眾應找出正確重訓方式,才能避免痔瘡上身。

衛福部立桃園醫院官網表示,痔瘡是由於腹部壓力增加,導致直腸肛門處靜脈壓力增加所引起,可分為外痔和內痔。常見症狀包括肛門處有腫大硬塊感、排便或舉重物時,會有塊狀物脫出且疼痛、觸痛或持續性疼痛,及搔癢、潰瘍、出血、解便時常見鮮紅的血。

痔瘡產生的原因包括腹部壓力增加(例如長期久坐久站、咳嗽、懷孕)、習慣性便秘、腹瀉、纖維性食物及水份攝取不足、喜好辛辣食物、生活作息不正常(例如熬夜)、情緒容易緊張等,也會增加痔瘡的風險。

#痔瘡

【94要客訴】2025.11.20
大數據推薦
北港媽祖下府城 【11/20 媽祖進府城第一日上午】2025年 #南都巡歷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