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賴清德(中)召開國安會議後記者會(圖/翻攝畫面)總統賴清德今(26)日上午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會後並召開記者會說明,當中包括《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將於未來8年投入1.25兆國防特別預算。媒體關注,此項預算是否受到美國壓力,賴清德回應,絕對不能夠倒果為因或本末倒置,主要的壓力是來自中國併吞;至於是否與台美關稅談判有關,賴清德也說,這一筆國防特別預算跟關稅談判沒有關係,主要是要展現台灣守護國家的決心,還有對於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承諾。
賴清德今日親自主持記者會,說明「守護民主台灣國安」兩大行動方案,當中包括《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規劃,預計在未來2026年至2033年,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經費,建構包括: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引進高科技及人工智慧,建構高效決策、精準打擊之強韌防衛作戰體系;以及提升國防自主,壯大國防產業,邁向經濟與安全雙贏等,具備三大特色的先進防衛作戰體系。
媒體關注,台灣編列1.25兆的國防特別預算,是否受到美方施壓?賴清德強調,絕對不能夠倒果為因或本末倒置,台灣編列這筆國防特別預算,目的是保護國家安全、維護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主要的壓力是來自中國的併吞,不僅是文攻武嚇或是對台灣的統戰滲透,都有日益增強的情勢。
賴清德說,在這種狀況之下,台灣為了要保護本身的安全,也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不得不進行對國家安全跟區域和平穩定的投資。
「所以,壓力主要來自中國、併吞者」,賴清德表示,這個就好像民眾在家裡裝監視器,絕對不是因為來自鄰居的壓力,而是來自於可能小偷會入宅偷竊,為了能夠讓住家更安全,才會花錢去裝置監視器。同樣地,國家編列特別預算提高國防力量,也是因為要防止中國的併吞,並不是來自其他方面,主要動力就是要保護國家安全、民主自由的生活體制,還有讓經濟可以持續發展,人民可以安全。
此外,外媒報導,台灣承諾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賴清德在此時投書《華盛頓郵報》並公布1.25兆國防特別預算內容,是否與台美關稅談判內容有關?
賴清德強調,這一筆國防特別預算跟關稅談判沒有關係,主要是要展現台灣守護國家的決心,還有對於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承諾,這是最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