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泊萱/彰化報導
老翁罹患乙狀結腸癌,7公分腫瘤堵住腸道,導致嚴重便秘,1天有12小時待在馬桶上。(圖/彰基提供)雲林一名70多歲老翁,8年前接受大腸癌篩檢時,發現腸道內出現息肉,但因檢查過程不適,並未積極處理。而在近日,老翁因嚴重便秘,1天至少有12小時待在馬桶上,終於在家屬陪同下前往醫院檢查,確診罹患乙狀結腸癌,因7公分腫瘤造成腸道完全堵塞,幸好經手術治療後,順利恢復健康。
據了解,老翁8年前曾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大腸癌篩檢中,驗出糞便潛血反應,並接受大腸鏡檢查。當時雖發現息肉,但因檢查過程不適中途放棄,並未及時處理。時隔8年,老翁出現腹脹、排便困難症狀,1天至少12小時待在馬桶上,終於在家屬陪同下到雲林彰基檢查。
老翁罹患乙狀結腸癌,腫瘤約7公分造成腸子幾乎完全阻塞。(圖/彰基提供)透過舒眠方式,老翁這次順利做完大腸鏡檢查,醫師在大腸內發現異常病灶,轉診至彰基醫學中心,使用單孔達文西機械手臂SP系統進行手術。
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醫師表示,老翁罹患乙狀結腸癌,腫瘤約7公分,造成腸子幾乎完全阻塞,老翁一進食肚子就會脹痛,因為不敢進食,體重下降、營養不足,很可能造成傷口癒合不良。
彰基醫學中心使用單孔達文西機械手臂SP系統進行手術,順利切除腫瘤。(圖/彰基提供)張譽耀指出,老翁的手術會有兩處傷口,一個在肚子,另一個在腸子,若腸子傷口癒合不良會造成腸吻合滲漏,到時就必須做人工肛門。幸好老翁提早住院,透過靜脈營養針先補充營養,術後傷口果然順利癒合,老翁術後恢復良好,疼痛程度遠低於預期。
張譽耀提醒,大腸癌長期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前幾名,但透過糞便潛血篩檢,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疾病惡化。彰基醫學中心統計,院內患者每年約有三成個案是在院外篩檢確診後轉介治療,其中以南投地區民眾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