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講了十年,政府真的知道什麼是「文創」嗎?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十九世紀末,大英帝國的藝術文化發展涵蓋了各個領域,甚至連廣告傳單或廉價房屋都有一定程度的美感,這讓第二名的德國感到非常不是滋味,就派了一些藝文工作者前去研究,慕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是其中的一員。在經過八年的考察後,他出版了《英國住宅》,書中談到因為英國發展藝術文化,這個沒有甚麼直接經濟利益的知識,卻作為火車頭帶領了整個英國的工藝和設計發展,也就是說那些畫作或當代藝術是有能力去影響我們所用的器物和建築,只是那些影響並不是直接可以觀察到的。於是德國在得知這個結論之後成立了德國工作聯盟,它是一個半官方機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由政府支持、積極推進工業設計的輿論集團,由一群熱心設計教育與宣傳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企業家和政治家所組成。當時聯盟成立時的宣言是「結合藝術家、工藝家、畫家和贊助者之力量,通過藝術、工業、技藝合作的方式,用教育、宣傳及對有關問題採取聯合行動的方式來提高工業勞動的地位。」

而在所有藝術文化當中,有幾個是屬於源頭性質的,像是文學、視覺藝術以及音樂這三個,但我們從我們各自的教育歷程中就知道,這些東西在體系中被徹底忽略了,我們的這些課程統統被拿去考試或上數學了。當整個社會氛圍對這些領域有所打壓的時候,人才很自然地就不會進入這個領域發展,而這些領域也不會有良好的品質和結果。舉例來說,很多人總是討論到為什麼日本的動畫或戲劇中的音樂總是比較好?為什麼總是可以推出相當不錯的音樂作為襯底?答案是因為大眾的音樂課不含糊,觀眾有能力去區分好與壞,這就是教育有能力逐步影響市場的關鍵。

台灣這幾年的展覽之所以會走向「大圖輸出展覽」,說白了就是這是唯一能夠在商業上賺到錢的展覽,消費者對於藝術上的追求非但沒有,反而變成追求生活上能夠看到的卡通或遊戲美術,這不是甚麼壞事,對於藝術發展來說總會有幾個人因為對這些展覽感到疲乏而最後去美術館參觀,甚至現在美術館都會展覽一些可以拍照打卡的作品,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商業性展覽並不是毫無價值的。而前陣子被修理得很慘的陳綺貞展覽,問題也不在展覽本身上面,最後被針對的點就是為什麼政府會選擇補助八百萬在這個展覽上面。但若從政府的角度切入的話,就會知道政府有政府的考量,他們也希望他們的錢能夠花得有效益,在展覽這件事情上面的效益就是參觀人數的多寡,而陳綺貞長期以來的形象與展覽的形象很符合,如果用陳綺貞這個品牌可以招攬到很多願意參觀的粉絲,對於政府來說,補助陳綺貞的效益比補助無名藝術家來說好很多,因此就變成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情況。

不過我想大多數的民眾不了解政府在這件事情上面扮演的角色應該要是甚麼,政府在文創這件事情上面不是要發展文創,而是要發展出「文創產業」,多了兩個字「產業」是希望這些文創工作者可以收支平衡,可以不再需要政府的幫助,這才是所謂的發展文創產業。 許多人不明白台灣的技術為什麼做不出引擎,但台灣即便有能力做出引擎,經濟利益上面來說並不划算,不如直接使用他國製造的引擎,這就是文創與文創產業的差異。舉最近特別紅的電影《屍速列車》來說,很多網友都在討論:到底台灣有沒有能力拍這樣的電影?我的答案是當然有這樣的能力和技術,但如果討論到台灣的電影產業有沒有能力擁有這樣的電影時,我的答案就會是否定的。

所謂的產業多半是建立在自由經濟的脈絡之下,以台灣目前的市場來說,沒有辦法由投資人自己興起想要拍出這類電影的契機,或許是台灣整體的市場氛圍不同。這並不是奇怪的事情,台灣商業片的主流還是在懷舊和青春上面。而那些有能力突破台灣市場主流的導演,就會往國外的影展發展,在這塊上面台灣還是有很強的競爭實力,包含李安、侯孝賢或是蔡明亮等。其實仔細發掘一下,《屍速列車》在創意上面並不是有太強大的突破,甚至在劇本上面也很平庸,但這部電影最優秀的地方就是在於它成功的模仿所謂商業電影的公式,利用那些老舊但是有用的情節一步步讓觀眾覺得有帶入感進而獲得成功,說明了這部電影在創作上面其實並不是頂尖的,比起今年韓國的另外兩部電影《下女的誘惑》和《哭聲》來說,《屍速列車》只是一部優秀的公式化電影,但這正是台灣落後於韓國電影的原因。韓國電影產業已經可以模仿好萊塢商業電影的公式了,還掌握得相當不錯,這才是需要我們好好思考的地方──為什麼台灣的電影到現在都還是以投資案的方式存在,而不是用產業上的思維來想事情?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