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慮和煩惱的主因之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劉炯朗(本文節錄《公民課該學的事:從自己出發,和社會好好相處》一書)

身為經理的人要督促幾個計畫的進度,要準備向上級主管做業務報告,要和人力資源部門協調新聘人員的面試,要排解手下的人事糾紛,還要去拜訪客戶、準備出國開會,下班得督促小孩的功課,找人來修壞了的冰箱,將生病的小狗送去看獸醫,忘了丟垃圾又得被老婆碎碎念,大事小事雜沓而來,忙不過來的結果就產生了煩惱和憂慮。

▲圖/攝影者Mic445,Flickr CC License

卡內基提到一則小故事,有一個二戰時期的士官負責整理同袍傷亡失蹤的紀錄,得在滿目瘡痍的戰場上埋葬遺體、遺物,並和死傷者的家人聯繫,同時必須擔心自身安全,又掛念家人,尤其想抱抱出生十六個月、還未曾謀面的兒子……他瘦了二十公斤,常哭得渾身顫抖,面臨精神崩潰,進了軍醫院後,軍醫對他說:「一個放滿沙子的漏斗,不管漏斗裡有多少沙子,每次只會有一粒沙可以穿過漏斗的小縫往下流走。生活就像一個放滿沙子的漏斗,不管有多少事等著你做,也只能一件一件做,焦急、憂慮沒有幫助,所以,何必焦急、憂慮呢?」

當我們抱怨事情太多、工作太忙時,可以這麼想,上天是很公平的,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政府高官、企業界大老闆,他們要處理的事當然非常多,但是也和我們一樣,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一件一件來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英文裡有一句成語:「Putting one’s pants on one leg at a time.」(穿褲子時,一次伸一隻腳進去)。意思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還是得一件一件來做。小時候讀英文,曾讀過一首小詩:

One thing at a time, 一次做一件事,

And that done well, 並且把它做好,

Is a very good rule, 這是一個好規則,

As many can tell. 許多人都會這麼說。

用「每次只做一件事」這個規則來消除憂慮和煩惱,也自然延伸到「掌握今天,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就是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有一位加拿大的年輕人奧斯勒(William Osler)原來在神學院裡求學,他想要追隨父親當牧師,可是,由於對醫學感興趣,便改行讀醫。一八七一年,他二十二歲正要從醫學院畢業時,和許多現在的大學生一樣,心裡充滿了疑慮,擔憂該怎樣才能通過期末考試?畢業後該做些什麼事?未來如何維持生活、開創事業?他隨手翻閱一本書,看到裡面有一段話:

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去摸索模糊不清的未來,而是去執行當下在手上的任務。

這段話影響這個年輕人一生的事業,他就是美國鼎鼎有名的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系的四位創建人之一,曾在英國牛津大學擔任講座教授並被封為爵士。霍普金斯最大貢獻就是建立了現在的住院實習醫師制度,對美國醫學教育影響極為深遠,後人尊稱「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大學畢業四十二年後,他在耶魯大學對學生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說「生活的方式」(A Way of Life),他用輪船分成密閉的防水隔艙當比喻,提醒大家:「把鐵門關上,離開已經逝去的昨日;把鐵帷幕拉上,隔絕尚未出生的明天。」意思就是每天都要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

本文節錄:【公民課該學的事:從自己出發,和社會好好相處】一書

   作者:劉炯朗

麻省理工學院電腦博士。為國際知名的電腦資訊學者,在即時系統、電腦輔助設計、VLSI佈局、組合最佳化、離散數學等領域均有傑出之貢獻。曾先後當選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 (IEEE) 會士、美國計算機協會 (ACM) 傑出會員。2011年榮獲有「電子設計自動化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卡夫曼獎 (Phil Kaufman Award) ;2014年獲IEEE基爾霍夫獎 (Gustav Robert Kirchhoff Award) ;2015年獲中國計算機科學協會海外傑出貢獻獎。

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及伊利諾大學,於1998至2002年間擔任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作育英才無數。其於1973年發表於Journal of the ACM之論文截至2015年已被引用超過一萬次,影響極大。並以資訊工程之國際學術聲望,於2000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是國際上聲譽卓著的科學家、教育家。2005年起,在竹科IC之音主持談話節目「我愛談天你愛笑」,以幽默的談吐及豐富的學養暢談科學、文學、歷史、科技發展等各領域的知識,深得大眾喜愛,迄今已出版11本科普、散文作品。

著作:《你沒聽過的邏輯課:探索魔術、博奕、運動賽事背後的法則》、《從輪子到諾貝爾:學校沒教的創新發明》、《劉炯朗讀三字經》、《學校沒教的邏輯課:發現八卦、婚姻、網拍背後的定理》、《國文課沒教的事》、《下課後的奇幻補習班》、《一次看懂自然科學》、《一次看懂社會科學》、《20不惑──大學校長親授33堂生涯必修課》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