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怕羞~想東想西、心跳加速...恐是社會焦慮症來襲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從職員升上主管原本是38歲許小姐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去年升職後需要經常接觸像開會、報告等社交情境,他開始覺得工作壓力變大並擔心自己表現不好、害怕長官失望,後來更逐漸演變成吃不下飯、失眠,甚至出現心悸、胸悶、手抖的情況,進醫檢查後發現竟是罹患社會焦慮症,透過藥物、心理治療與定期回診追蹤,許小姐如今已能克服工作壓力,正常上班。

憂鬱,強迫症,頭痛,難過,沮喪,焦慮(圖/記者楊晴雯攝)

▲醫師黃長治提醒,失眠、擔心害怕表現不好、胸悶等症狀,可能是社會焦慮症上身,應及早就醫診治。(圖為模擬畫面,非新聞當事人/記者楊晴雯攝)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黃長治表示,社會焦慮症的國人盛行率統計高達10至20%,是高度遺傳疾病,遺傳率約五成到七成。患者出生就具有焦慮體質,舉例來說有些初生嬰兒給誰抱都可以,但有些嬰兒只要被媽媽或主要照顧者以外的人抱就會大哭,這樣的情形就有易焦慮體質的可能,但未必未來會發展成社會焦慮症,要端看患者所處的環境壓力而定。

這種疾病的典型個案好發年齡層約在十五歲,但也有許多人伴隨年紀增長逐漸無法控制焦慮的情緒,於中年以後才出現症狀接受治療。

「社會焦慮症的病程是連續性的。」黃長治說,一般患者在暴露於社交情境前會有預期性焦慮,輕微者會有難以入睡、想東想西、擔心害怕自己表現不好;嚴重者則產生身體症狀如心跳加速、手抖、胸悶、哽塞感、常態性頭暈、不想出門等情形,未經治療可能合併恐慌症、憂鬱症、酒癮、藥癮等疾患發生,影響日常生活功能。

若確診為社會焦慮症,輕微患者會使用認知行為心理治療,如暴露不反應法、社交技巧的訓練或是放鬆訓練,嚴重患者除上述方式外,必須合併藥物治療。

焦慮體質被認為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缺乏有關,因此服用藥物讓腦部血清素增加可以改善患者容易焦慮的體質。此外,有一種交感神經抑制劑能在患者於暴露社交情境前服用,藥效持續四小時,時間內可以讓患者減少心悸、手抖、冒汗等焦慮症狀。黃長治表示,血清素藥物的副作用相當輕微,但是缺點是必須每天服用才會產生效果。

怕生、害羞與社會焦慮症是一體兩面的,伴隨現在社會競爭性的激烈,加上性格、環境使然,有些人經常會因社交情境而感到焦慮、緊張或有擔憂不安的情緒,導致學生考試失常、員工效率不佳等多種情況,黃長治呼籲,不要輕忽此疾症狀的發生,若有困擾要盡早接受治療,平時養成規則運動的習慣,透過有氧運動增加體力與抗壓性,也可靠音樂的聆聽舒緩身心。

此外,身邊親友若罹患社會焦慮症,要避免用批評、詆毀、謾罵的語言刺激患者,盡量用包容、關懷的同理態度,讚美、正向的鼓勵話語來陪伴患者早日度過病程。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