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新技術!沒過這一關 別稱自己是100%純橄欖油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現代人健康養生意識抬頭,願意多花錢購買較高等級的初榨橄欖油,然而,國際間卻常發現初榨橄欖油有較低等級橄欖油混摻的情事,食藥署近期成功以3-單氯丙二醇酯作為鑑別指標,此項新技術領先國際。

食藥署建立初榨橄欖油之鑑別新技術。(圖/記者楊晴雯攝)

▲食藥署建立初榨橄欖油之鑑別新技術,為全球首創。(圖/記者楊晴雯攝)

四年前國內發生「油品混充及違法添加銅葉綠素事件」,大統長基食品廠股份有限公司混合其他油品至橄欖油中並添加銅葉綠素調色,卻標示為百分之百特級初榨橄欖油對外銷售;食藥署在當時領先國際建立食用油中銅葉綠素之檢驗方法,以鑑別油品是否標示不實。

國際間橄欖油混摻事件也時有所聞,然而若要鑑別初榨橄欖油,在歐洲多靠專業品油師以感官品評方式鑑別,現行較少有以化學儀器分析之鑑別方法。

食藥署科長廖家鼎表示,國內橄欖油最高至最劣質等級,依序為初榨橄欖油、橄欖油、橄欖粕油,高級橄欖油最貴可達約1000元,最差者100元就能買到。

為了讓橄欖油等級能夠更精準鑑別,廖家鼎說,該署近期成功應用氣相層析串聯質譜分析技術發現,3-單氯丙二醇酯的含量可有效作為鑑別初榨橄欖油之指標。此新技術原理為油脂若經高溫之脫臭精煉過程,會產生高含量3-單氯丙二醇酯,但初榨橄欖油由於只經過冷壓萃取,理論上不會產生3-單氯丙二醇酯或僅有極微量背景值。

從技術研究到相關市售產品的檢驗,該署前後花了約一年的時間,並進行市售調查,測試42件不同等級的橄欖油檢體中3-單氯丙二醇酯含量範圍,結果發現在20件特級初榨橄欖油結果為未檢出至0.2mg/kg;15件橄欖油為1至7mg/kg;7件橄欖粕油是7至20mg/kg,皆成功有效區別等級。

廖家鼎指出,該項新技術為國際首次發現鑑別橄欖油等級的指標,未來該署在食用油中除了例行性檢驗重金屬、黃麴毒素外,更多了此項檢驗橄欖油等級的新利器,但混摻議題是新興議題,目前還未有國家訂通用標準,台灣先建立此技術,等到未來橄欖油等級政策制定後,還要評估廠商源頭、後端、以及檢驗數據等去做全面性的綜合評估。此研究成果於今年5月獲知名國際期刊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接受刊登。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