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開齋節,快樂不快樂?臺灣失格的「國際化」教育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原文標題:開齋節,快樂不快樂?──臺灣失格的「國際化」教育,與努力改變現狀的人們

圖、文/劉政暉/換日線Crossing

伊斯蘭教流傳了一千多年、為了感知他人之苦的「齋戒月」,迄今仍是眾多穆斯林在每年夏天(按照回曆,每年齋戒月日期都會改變)遵守的戒律。在這個月內除非孕婦、孩童、老人或旅人等等之外,在日出後不可與人衝突、不能吃東西、甚至不能喝水,其出發點就跟世展會的「飢餓三十」活動類似,今年度的齋戒月終於在週日(6 月 25 日)步入尾聲,穆斯林朋友開始迎接等同於「新年」的「開齋節」。

按照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目前臺灣的移工人數已近九十萬人,其中印尼籍的勞工更約佔了三分之一強,多數皆為穆斯林的他們,在開齋節這一天穿著新衣服或傳統服飾開心慶祝。

以臺灣北部地區為例,他們大多選擇臺北車站為據點,與眾多離家的移工們,依照其在故鄉的習慣,坐在乾淨地板且冰涼的地板上,慶祝這如同過年般的大節日。

然而,幾年前才因驅趕這群移工朋友而遭非議的臺北車站,今年再度出招,造成更多人的無奈與困擾。

弄巧成拙的台北車站

首先,關於移工朋友在台北車站聚集,很多人會提出:「台北車站是交通樞紐,為什麼移工不選擇其他地方聚會?」的論點。

答案很簡單,這群同樣身而為「人」的移工朋友,在臺灣除了不受勞基法最低工資的保護外,無論是在工廠工作或是居家看護,往往雇主都只提供最基本甚至惡劣的住宅環境,不大可能有足夠的空間和朋友聚會,漁工朋友們更得長年不分寒暑住在那狹小的船艙內,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擁有開放空間、交通方便的「北車」(台北車站簡稱),自然成為他們的首選。

而北車大廳的黑白方格磁磚,在那場驅趕的爭議過後,以及目前臺灣視「多元文化」為政治正確的氛圍之下,北車大廳開放給全部的民眾。除了只在週日放一天假到這聚會的移工朋友外,平常日的夜晚也成為眾多臺灣年輕人下班、放學後,聊天歡笑聚會的好所在,這種輕鬆與悠閒的氛圍,已成為北車的一大特色,常常可看到歐美或日韓等觀光客拿起手機拍下這神奇的畫面。

但是,即使每年開齋節都會湧入大量的穆斯林朋友,今年北車仍於這個時間點,將車站大廳租借給日本觀光局。

於是,正當來自九州、群馬縣與其他日本縣市的觀光局、旅行社人員,帶著大量互動紀念品與專業的笑容,欲推廣自己故鄉的自然人文美景之時,卻被開齋節的大量人潮所包圍,臺灣遊客自然很難進入參觀,也造成展區外頭到處是熱熱鬧鬧的笑聲,裡頭卻只有尷尬且無奈的日本人之窘況。

試想,如果北車能事先告知日本觀光局,開齋節這一天,北車會成為穆斯林朋友的「一日客廳」,想必日本觀光當局會選擇其他日期,或另覓他處舉行活動,避免商業效應無法達成。但如今,在這樣的場面發生後,如果你是日本觀光局的人,未來還會選擇跟北車合作嗎?

這兩面不討好的局面,正是由台鐵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

面對異文化:多些同理、少些責罵

昨日一對年輕的臺灣情侶搭著手扶梯上到北車一樓時,兩人看見眼前的景象,男生說:「每次來北車,就好像出國一樣。」正當筆者想贊同地點點頭時,女生卻回他:「對呀!我覺得他們好煩!」

不得不承認,來到臺灣的印尼朋友們,很快就得習慣我們的無理與不尊重,所以在大廳空間被出租後,他們彼此間互相體貼地挪挪位置,讓更多想聚會的朋友得以加入。可是本該聚首大廳的大量人潮,仍不可避免地壓縮到一般要搭火車人們的走道,一幕幕臺灣警察以不耐煩口氣的「勸導」,還有臺灣旅人因走道被佔得繞路,臉上那不耐煩的神情,就像一把把利刃劃破臺灣「尊重多元文化」的假象。

台灣每年跨年完的街頭,即使多了許多垃圾桶,曲終人散後仍是一片混亂,同樣的,正在慶祝新年的穆斯林朋友們,坐在地板上吃吃喝喝時,情況也可預見會是類似的,於是印尼移工們組成志工隊,一方面協助疏導人潮,一方面舉著牌子要大家別亂丟垃圾,就是希望能減少臺灣人對他們的誤會。

筆者在搭車前的十五分鐘,除了到處跟印尼朋友說聲:"Selamat Hari Raya Idul Fitri!(印尼文的『開齋節快樂』)",感受他們那開心且溫暖的心情外,也努力地撿著地上的垃圾,只希望地板上每少一張紙屑,也許台灣人對於這些異國文化,就能多一點的包容與體諒

失格的國際教育,失誤的國際政策,與努力改變現況的人們

「國際化」對於臺灣人來說,似乎一直僅限於歐美日韓星等國家。當臺灣各地方政府興奮地慶祝聖誕節、立起聖誕樹時,我們卻連正視已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強的穆斯林,在台灣這些經濟相對弱勢的移工朋友們,最重要的節日之權益都不願意。

近年來熱門的修改課綱議題,泰半都在意識形態的文字修正之上,是否有朝一日,我們也能將這些如此重要的異國文化議題納入課本中,進而實現在生活當中呢?

幸好,從臺灣北部到南部再到東部,都有零星組織起身捍衛起東南亞朋友的權益:從爭取文化權的新北市燦爛時光書局、臺北市致力移工培力的One Forty 組織、臺中的 SEAT 南方時驗室、高雄的南洋臺灣姊妹會等,一個社會進步與否,端看國人如何對待社會上最弱勢的人,這些組織的存在,正代表著一個更好的臺灣與更好的臺灣未來。

除了非政府組織外,最近臺北市、臺中市政府皆與當地清真寺合作,針對開齋節展開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讓臺灣人能深入了解並欣賞穆斯林文化之美,並進而真正丟掉成見,與這群來臺灣討生活的勇者們互相交流與學習。

在臺灣人口、經濟皆走下坡的今日,除了以「賺錢」為目的之新南向政策外,我們更應該真正給予這些不一樣的朋友愛護與尊重。

"Selamat Hari Raya Idul Fitri!"開齋節快樂!我們的穆斯林朋友!

 

   關聯閱讀

「請給我一片地板就好」──在台灣,我們真的能讓外國人「賓至如歸」嗎?

在全球最多穆斯林的印尼,齋戒月爭議中,我看到了尊重與包容

觀印度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有感──反思臺灣電影的未來

 

   作者簡介:劉政暉/Nuevaidee.新點子

曾赴德國、印度、澳洲留學,擁有兩個商學碩士,足跡達世界五十餘國,闖蕩企業、政府被當成外星人,終於在南太平洋漂浪後決定投身教育,目前蹲點台東。計劃用不同於以往的觀點,衝撞傳統的觀念,激起新生代無界限的想像。 
曾出版《魔幻中南美》、《追隨擇木耕太郎的足跡:屬於我的歐亞特急》二書。 

 

執行編輯:Vincent
核稿編輯:張翔一

  本文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

加入 @setn 好友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韓國瑜主持立法院院會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