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只關心獎牌?請正視原住民權益:我們不是奪牌工具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蘇雅靖/換日線Crossing

從世大運的開幕式開始,政府就「不意外地」一如往常,將原住民的傳統文化搬上國際舞台,形塑一種我們島上有著多元族群,且獲得同等尊重的表象,徹底遺忘了至今還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抗爭的原住民。

誰的遊戲規則?

在西方主宰話語權、定義權及詮釋權,使台灣人的思想及發言受到侷限的情況下,自然認為他們所擁有的一切制度及想法都應該奉為圭臬,因此台灣人民的情感就此被西方的觀念給綁架了,忽略台灣人能在自己的社會脈絡下發展出自己一套社會運作模式的可能性。

我們習於跟隨西方人的遊戲規則走,而體育與政治終究是分不開的──我們忽略各方之差異,透過檯面上的體育賽事,其實檯面下同樣比劃著各國的實力──這就是他們的遊戲規則。

而我們最在乎的是,到底「原民英雄們」能得到幾面獎牌?台灣能否擠身(體育及籌辦國際賽事的)強國之列?

此時,被「再現」為從小生長在山上,跑得快、跳得遠、力氣大的原住民,就成了台灣進步觀作祟下完美的奉獻者。

「番仔」就是......

「嘿番仔朧造揪緊欸內」(台語,意為「原住民都跑得很快欸」)、「對啊,因揪朧底勒山頂啊,打剛朧勒躁當然嘛緊!」(台語,意為「對啊,他們都住在山上啊,每天都在跑步當然跑得很快!」)

老一輩的口中,至今仍時不時地吐出「番仔」這樣的歧視字眼,而這些他們眼中的「番仔」,多次在國際賽事中以中華台北的名字搶下一面面獎牌,似乎成了一種理所當然,因為與他們的意識形態相符合。

而這樣的刻板印象,不僅僅影響普羅大眾,對原住民本身也是一種強加的形塑,彷彿他們要翻轉命運靠的只能是「唱歌」、「跳舞」跟「運動」,環境沒有給予原住民太多的發展權利,連自己的土地權利保障,都得靠抗爭來爭取。

其實我想大家一點也不在意原住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只要奪牌了,他們就彷彿成了民族英雄一般被捧上天;而當國際賽事熱潮過了以後,對於許多人而言,原住民又變回了口中直接歧視,或嘴裡不說心裡仍有距離感的「番仔」與「他者」。

▲蔡英文曾向原住民道歉。(圖/總統府提供)

沒錯!原住民就是被消費了!

平時的漠不關心,與原住民選手拿牌時的「造神運動」,儼然形成強烈對比──正如凱道上抗議政府不正視原住民權益的人,與在世大運開幕式時歌頌美麗之島的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正如老一輩口中「落魄貧窮的番仔」與「台灣之光」也形成強烈對比。

沒錯!原住民確實被利用、被消費了!我們怎麼能不承認,台灣人只有在需要原住民時,才會「看見」他們?

請正視原住民,不是台灣漢人的附屬品

許多政府在討論原住民議題時,都會借用紐西蘭的例子──他們的政府為過去所作的迫害而道歉、給予鉅款賠償,並且將部分傳統領地設為國家公園,獲得聯合國讚揚。

而自詡為亞洲民主人權先進國的台灣呢?

台灣的原住民恐怕仍只是漢人社會的附屬品,只是在許多重要場合上用來娛樂大家的歌舞表演者──歷史的迫害,從沒有被正視過。

更值得關注的,是學校沒好好教、媒體更加深刻板印象,造成許多台灣人對於這個群體的了解仍是片面的、偏頗的、無知的。

原住民不該只是台灣在國際賽事上所謂的「台灣之光」,也不該被政府當作是「協助弱勢」喊喊口號的群體,更絕不應該是人民口中低劣、貧窮、愚笨的「番仔」。

 

   作者:蘇雅靖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平時喜歡觀察社會時事,並經常提出一些意見跟身邊朋友討論,最喜歡一個人在咖啡廳裡發呆。

   關聯閱讀

一百萬公頃是如何「被消失」的?──所謂的「原住民轉型正義」,不過是政府信口許下的謊言

誰的轉型,誰的正義?──他山之石,看台灣的歷史教育與「認同」議題

台灣16年「母語教育」宣告失敗?我們需要「搶救台語」嗎?──我在新加坡的四個觀察

 

執行編輯:YUKI
核稿編輯:張翔一

  本文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準副閣揆鄭麗君「投資未來世代」青年論壇演講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