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瘟神!感受台灣第一大「香」 帶您了解王船祭祀由來

影音編輯/柯智翔

西港慶安宮的刈香遶境活動,一般叫「西港仔刈香」,俗稱「西港仔香」。與學甲慈濟宮的「學甲香」、麻豆代天府的「麻豆香」、佳里金唐殿的「蕭瓏香」、以及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土城仔香」,合稱南瀛五大香。起源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八份姑媽宮甲辰科的香科繞境,道光三年(1823年)第14科起由慶安宮接辦,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因重建廟宇落成而舉行首科王醮,開始有王船祭典,並擴大遶巡香境,爾後逐次擴展,香境含蓋九十六村鄉,成為「臺灣第一大香路」。

台灣第一香,西港慶安宮刈香活動

▲西港慶安宮的刈香遶境,香境含蓋九十六村鄉,成為「臺灣第一大香路」。(圖/翻攝自台灣廟會風臉書)

刈香亦作「割香」,是西南沿海一帶(泛指雲嘉南地區五縣市)對神明繞境出巡的特有稱謂,主要在於集結區域內各村庄、角頭廟宇神明的力量,配合主辦大廟的規劃出巡,達到綏靖地方、掃除不祥的目的。

台灣第一香,西港慶安宮刈香活動

▲刈香遶境,主要在於集結區域內各村庄、大廟出巡,達到綏靖地方、掃除不祥的目的。(圖/翻攝自台灣廟會風臉書)

「西港仔香」主要內容分「刈香繞境」及「王醮」兩部份。刈香繞境可分:南下臺南一帶的「南巡」、前往鹿耳門天后宮的「請媽祖」,和一連三天的轄域遶境,多由香境各莊總動員。刈香繞境場面浩大,範圍遼闊。

「王醮」部份則由道士團進行,主軸則是王船祭典。西港迄今仍維持相當傳統的祭儀,諸如龍骨祭活動,再如拍更鼓、旗牌官、請王、拍船醮等等,也都沿襲古制,中規中矩。最後壓軸的燒王船(送王),則由香境各村村民合力齊拉到南海埔曾文溪畔舉行,恭送代天巡狩千歲爺回天庭繳旨,場面盛大,蔚為民間信仰奇景。

台灣第一香,西港慶安宮刈香活動

▲王船由香境各村村民合力齊拉到南海埔曾文溪畔。(圖/翻攝自台灣廟會風臉書)

台灣第一香,西港慶安宮刈香活動

▲西港迄今仍維持相當傳統的祭儀,仍沿襲古制。(圖/翻攝自台灣廟會風臉書)台灣第一香,西港慶安宮刈香活動

▲最後壓軸的燒王船(送王),恭送代天巡狩千歲爺回天庭繳旨。(圖/翻攝自台灣廟會風臉書)

西港香影片畫面由:台灣廟會風-影像紀錄團隊 taiwanese temple style跟著邱小傑看廟會 授權提供

觀賞原始影片:https://goo.gl/mv73Y8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