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門外犬」 深陷內、外寄生蟲高感染風險

寵物中心/綜合報導

時值盛夏,不少民眾趁著晴朗的好天氣,帶著愛犬外出踏青,然而台灣氣候溫暖潮濕,蚊蟲、跳蚤、壁蝨一年四季皆活躍,這些內、外寄生蟲危機,可能會對愛犬的健康造成影響。日前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所公佈的「門外犬行為危機指數大調查」指出,近九成(88%)家犬,每週偶爾、經常,甚至天天外出,近八成(77.3%)家犬在過去一個月內曾接觸到草地或泥地,然而竟有逾六成(61%)的飼主沒有「每月」固定替家犬進行預防性投藥的習慣 。

近八成「門外犬」 深陷內、外寄生蟲高感染風險

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浚岳表示,這些「一門之隔」飼養於家中卻有外出行為的家犬,可稱呼為『門外犬』。門外犬若未定期接受預防性投藥,將暴露於跳蚤、壁蝨感染的風險下,還可能遭受寄生在腸道內的蛔蟲、鞭蟲、鉤蟲的入侵,甚至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染的致命心絲蟲侵襲。狗狗
們一旦感染了寄生蟲不僅危及其健康,嚴重的時候還有可能會造成死亡,飼主們千萬要當心,別讓自己成為愛犬防疫的「門外漢」。

據「門外犬行為危機指數大調查」結果交叉分析後發現,近八成(77.3%)的家犬在過去一個月內曾接觸到草地或泥地,但卻有高達八成(80.4%)飼主自評家犬被內、外寄生蟲與心絲蟲感染的危險指數為「低度風險」 4 。對此,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浚岳表示,台灣的天氣炎熱潮濕,室外環境處處都有各式寄生蟲潛藏危機,且狗狗到了室外接觸病原機率將更加提高,如在草地與泥地上散步或玩耍等等,都可能會感染跳蚤、壁蝨等寄生蟲。翁浚岳理事長更進一步說明,跳蚤會迫使家犬搔抓、摩擦和啃咬背毛,嚴重恐造成皮膚磨損化膿。此外,台灣常見經由壁蝨傳播的疾病有立克次體、艾利希體、焦蟲、肝簇蟲以及萊姆病等,可能對家犬帶來致命危機。尤其萊姆病為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飼主應謹慎防範,不可小覷內、外寄生蟲所帶來的威脅。

近八成「門外犬」 深陷內、外寄生蟲高感染風險

此次調查也顯示,近六成(55.9%)的家犬外出時會與同類有互動,如追逐、互相舔咬的行為;翁浚岳理事長表示,即便飼主僅於住家附近遛狗,並未接觸草地與泥地,卻無可避免家犬與其他同類的互動,而導致家犬遭受寄生蟲感染。另外,調查也顯示,近九成(86.5%)的家犬過去一個月經常性或偶爾有舔食腳掌習慣;翁浚岳理事長說明,各式腸道寄生蟲多半生活於泥土、糞便中,若愛犬外出踐踏泥土或沾染糞便,經由舔食腳掌的行為,恐讓蛔蟲、鞭蟲、鉤蟲等寄生蟲入侵腸道,影響愛犬健康。

沒有預防性投藥的情況下,台灣每4.5隻家犬就有1隻感染心絲蟲。翁浚岳理事長說明,心絲蟲經由蚊子叮咬感染傳播,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常常容易被忽略,等到症狀出現時,往往已相當嚴重。不僅造成心臟與肺臟不可逆的嚴重損害,甚至造成死亡。然而令人慶幸的是,心絲蟲是狗狗唯一
能藉由每月定期投藥而有效預防的心臟病。翁浚岳理事長也提醒,台灣一年四季都有病媒蚊出沒,尤其是夏季時有午後雷陣雨,潮濕的環境更容易大量孳生蚊蟲,飼主更應謹慎防範。

近八成「門外犬」 深陷內、外寄生蟲高感染風險

面對家犬生活周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寄生蟲,該怎麼做才能遠離感染風險,翁浚岳理事長表示,最好的方式就是「每月」定期投放藥物,讓愛犬有效遠離蟲蟲危機。過去跳蚤、壁蝨和心絲蟲預防用藥有內、外使用的區別,目前市面上已有六效合一的口服性用藥,能同時預防心絲蟲與內、外寄生蟲,有效提供家中愛犬最全面的防護,但提醒必須「每月固定投藥」,以免形成心絲蟲防治的空窗期。另外,每月預防性投藥能讓飼主與家犬自由外出,不再擔心內、外寄生蟲的感染,提升飼主與家犬的生活品質。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