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假訊息不傷言論自由 政院畫三條紅線「惡、假、害」

記者林仕祥/台北報導

媒體日前報導,行政院將修法遏止假消息,甚至要平台審查,24小時內不將假消息下架將受懲處。行政院政委羅秉成今(10)日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共同召開記者會澄清,相關訊息是轉述過程中有認知的誤解,強調政府不會立專法、專責機關遏止假訊息,並畫下政府要打擊假訊息但不傷害言論的三條紅線,「出於惡意、製造假的、造成危害」。

▲行政院政委羅秉成和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共同召開記者會,說明假新聞修法相關事項。(圖/記者林仕祥攝)

羅秉成表示,政府為遏止假訊息要全面修法,但不會提專法,也沒有專責機關做言論管制,政府要處理的相關法律共13加6部,這些法有些立法太久遠,不一定考慮到網路情形,有些要件不夠明確,所以政院要求各部會要去檢討何為假訊息的定義,工作小組給一個建議的定義,就是「出於惡意、製造假的、造成危害」,這才有法律規制跟問責的必要,政府不會毫無限制什麼都要管,「這沒必要,也做不到」。

羅秉成指出,現在有些法律規定不完備,為了補正這樣的缺漏,有檢討出來有幾個類型將納入檢討範圍,包括核能安全、災害、食品安全的假訊息。針對媒體報導行政院要修《數位通訊傳播法》,讓平台負審查言論的責任,他說,報導的記者大概知道修法方向,但資訊比較片段,才有這樣的報導造成誤解,他要強調,行政院沒有這個修法建議,目前該法已經送到立法院內進行協商,仍有待二、三讀後通過。

羅秉成說,政院版的《數位通訊傳播法》修法草案,明確指出不會讓平台業者去做審查的事情,政府不會提出這樣的政策,因為這在現實做不到,法律也不可行。他說,關於言論自由的保護,目前台灣有三個機制可以控制:第一、所有關於言論違法行為的類型,一定要由立院三讀通過,行政院不可能做言論審查工作;第二、言論真假誰說得算,要由法院判定,有司法審查原則做把關;第三、國家如果弄錯要負賠償責任。因此在這三重機制下,大家要有足夠的信心,「我們民主沒那麼脆弱,國家立幾個法就傷害言論自由,應該不會」。

羅秉成強調,假訊息目前是新的社會公敵,每個國家因應方式都不同,像德國有成立類似我國的行政法人機構處理,但被質疑中立性與公正性;德國則是政府機關不介入,叫平台業者審查,但出現過度刪除的效應,也被外界質疑,其他各國都還在觀察,因為假訊息會變形、演化,台灣則是全面強化既有的制度,是否得得到預期效果,還有待觀察。

羅秉成最後表示,管制假訊息,「用法律夠不夠?不用不行,但說用法律就夠也是騙人」,邀請媒體、社群平台共同打擊假訊息,「這一定是夥伴關係共同協立,行政院不會自己找敵人」。
 

加入 @setn 好友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院司委會審「國會改革」相關條文修正案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