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人!因這事~她手指竟成「黑冰棒」險截肢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南投54歲伍阿姨年輕時因飲食不均衡,使得慢性疾病纏身,有三高問題外,還需要長期洗腎,使得血液循環變差,半年前因雙側手指疼痛、發黑且冰冷,導致生活無法自理,也不敢出門,深怕「黑冰棒手指」嚇到人,所幸藉由「導管周邊血管成形術」打通血管後,才免於截肢命運。

▲亞大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替病人擦藥。(圖非新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替該患者診治的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表示,伍阿姨赴醫檢查確診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左手手指因壞死嚴重,無法完全恢復,但透過「導管周邊血管成形術」打通血管後,病患的右手逐漸找回手指觸感與溫度,避免截肢的命運。

伍阿姨自述,因年輕時飲食多大魚大肉,長期下來除了罹患三高,更需洗腎治療,一年前曾因腳痛就醫,治療後原以為日子相安無事,沒想到過不久每當休息時,手指就感到異常疼痛,起初她不以為意,藉由吞止痛藥抑制疼痛,直到雙手膚色漸漸發黑、變得冰冷,且疼痛頻率增高,才趕緊赴醫治療。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表示,伍阿姨本身為糖尿病及末期腎病患者,因長期洗腎,導致血液循環差,造成血液供應遠端組織的養分和氧氣不足,手指才會出現發黑疼痛的症狀,透過周邊血管超音波,和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其雙手尺動脈及橈動脈血管多處狹窄和阻塞合併嚴重鈣化,經由整形外科醫師解說與建議,再透過「導管周邊血管成形術」治療,「若再晚一點就診,恐面臨截肢的命運」。
 
張育晟指出,在台灣,洗腎病人罹患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盛行率約17-48%,此病多發生在下肢,常合併嚴重的血管鈣化,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初期無症狀,但當休息時四肢末梢產生疼痛,代表病程已進入中晚期,此時若不積極治療,恐會因組織潰瘍或壞死,常常只能截肢來避免感染敗血症。
 
張育晟介紹,周邊動脈阻塞性為動脈粥狀硬化所致,好發於中老年人,患有三高、抽菸、慢性腎病變、肥胖、家族史的民眾亦是高危險群,經評估患者的情況適合「導管周邊血管成形術」,利用動脈打針的微創方式,不需要開刀,打通狹窄和阻塞的血管,並使用氣球擴張或置放支架,術後大幅改善疼痛感,也能減少對止痛藥的依賴,使慢性傷口能夠加快癒合。
 
張育晟提醒,患有三高、抽菸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應特別留意四肢的變化,若出現缺血性疼痛、感覺異常、溫度改變等症狀,初期可透過藥物治療,但若已出現休息痛、肢體末梢發黑,卻又延誤治療,恐會增加治療及恢復上的困難,不可不慎。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