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臺灣關係法得來不易 程建人親述催生艱辛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文/李順德/新新聞

程建人說,在駐美大使館國會組及美國友人的努力下,美國國會最後才大幅修改,最後增加到十八項條文,內容涵蓋我關切的安全、軍售、經貿、文化等多層面關係,乃至我方財產、法律地位等,也成為迄今四十年無一字更易的《台灣關係法》。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外交生涯四十年,駐美三次,時間長達二十年。駐美期間令他最震撼、感觸最深的是碰上美國與我斷交的歷史時刻,當時他還只是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館的一等秘書,卻能親歷其境見證歷史,還參與斷交過渡及台美關係後續談判的相關艱鉅工作。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駐美期間,美國與我國斷交的歷史時刻令他最震撼。(圖/新新聞)

卡特加速承認北京的進程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不堪回首。」程建人說,美國有意改變對兩岸的關係其實早有跡象。自一九七一年七月十五日,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宣布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已訪中國大陸,隔年他本人親訪大陸並簽署《上海公報》後,美國「聯中制俄」策略已定,與北京關係正常化、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只是時間的問題。

隨後越戰、水門事件發生,尼克森下台,福特(Gerald Ford)繼任,以至卡特(Jimmy Carter)當選總統,使中美建交一再拖延。程建人說,自卡特上任後腳步加快,我駐美大使館、尤其是駐美大使沈劍虹感受最為直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華府的聯絡辦事處主任柴澤民雖非正式大使,當時卻遠比我正式大使更受美國高層禮遇。

七七年夏天,美國國務卿范錫(Cyrus Vance)訪問中國。程建人說,范錫返美後曾約沈劍虹到國務院簡報訪問情形,「當時我陪同前往,我的認知當時美與北京建交談判尚無進展。」

程建人表示,七八年初,我駐美大使館情治單位及友我學者先後提供可靠訊息指出,卡特政府與中國建交已有定案;另一跡象是,美國國會參議院於七月五日通過《杜爾─史東修正案》(Stone-Dole. Act),要求美總統對共同防禦條約作任何修改時,應先與參議院磋商,以防政府逕自改變對我關係。但終仍未能防阻卡特與中華民國斷交的決定。

程建人於卡特宣布與我斷交前後,雖僅是大使館政治組的一等秘書,但沈劍虹與美方重要官員會晤,都要求程陪同前往。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69期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