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108課綱!最具爭議「學習歷程檔案」到底吵什麼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108新課綱9月上路,其中新推出、將取代備審資料的「學習歷程檔案」引起許多爭議,不過教育部依舊發出聲明表示「仍會持續推動」,且在111學年大學申請入學時,採計比重將達50%以上,也就是說學測成績占比將不到一半,可見交出一份理想的學習歷程檔案非常關鍵,不過,學習歷程到底是什麼?跟過去備審資料有什麼不同?高中生又該如何準備?《三立新聞網》帶你一次搞懂!

▲108課綱「學習歷程檔案」即將上路,高中生該如何應對、準備,《三立新聞網》教你一次搞懂!(圖/資料照片)

學習歷程檔案是什麼?

學習歷程檔案其實就類似於現行的備審資料,內容包括以下6個項目,其中1、2項為資料庫提供,其餘皆由學生自主上傳。

基本資料

修課紀錄:高中6學期內的修課表現,包含學分、成績等修習情形。

自傳:包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課程學習成果:像是實作作品、書面報告、實驗過程紀錄等,得經由任課教師認證後,在學期結束前上傳至資料庫。上傳至多3份,申請入學時大學科系得採計至多3份。

多元表現:像是校內外活動、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要附上獎狀或修課證明才能採計。申請入學時,得上傳「代表性資料」綜合心得一份,其中頁數最多10項,字數合計最多800字,圖片最多3張。

◆大學科系要求之其他資料。

跟現行備審資料有何不同?

學習歷程檔案將改為「每學期」結束後上傳資料庫,而非全部集中在高三下才製作,意在減低學生壓力。另外,因為採計件數都有上限,並不是多花錢或出國去做就能換來高分,大學校系主要是看學生的潛能和態度。上傳作品除了需任課教師認證,資料庫內也有檢核機制來防弊,也就是說電腦會自動篩檢,如果班上第一名或同分人數過多,或者幹部數量超過合理範圍,都會被查出,學生若造假會被取消錄取資格;學校若提供假數據則由教育部處分。

如何準備一份好的學習歷程檔案?

教育部規定,108學年度起,全國每一所高中都要設立至少一名「課程諮詢教師」,各校也會有一本「選課輔導手冊」,讓學生知道哪些選修課,會對應到哪些大學科系。不過教育部日前也公布,學習歷程檔案「非強制性」義務,若有其他資料供大學校系審閱也可另行提出,只是會缺乏教師認證和時程紀錄。另外,關於用「學習歷程檔案產出備審資料」有以下三原則:

◆學生若選擇用學習歷程檔案,參加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甄試前,可依大學校系要求,從中選擇勾選要提供評閱的資料,上傳至大學甄選會

◆學生若不選用,可另外依校系規定準備資料,再透過目前的PDF檔形式上傳,只是會缺少高中教師的課程認證和時點紀錄

◆針對是否運用學習檔案歷程上傳的區別,在大學端審查介面中將會有明確標示。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