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學...「空巢媽」失去重心狂掉淚!醫教找回快樂法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一名43歲陳媽媽,偶爾幫先生經營事業,近日抱怨從小被她「顧迢迢」、一直都在她身邊圍繞的兒女,自從陸續上了國、高中後,只有早晚短暫相處,連假日也時常和同學出遊或參加學校活動,她感到被冷落而失意鬱卒。

▲暑假結束孩子紛紛回學校上課,「空巢媽」感到焦慮失眠,醫師建議多培養興趣作為重心,有助找回快樂。(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攝影者yanalya/翻攝自freepik)

還有一位51歲黃女士,同樣以家庭和照顧子女為生活重心,對於長女即將外派到異地工作,兒子出國進修,讓她出現焦慮、失眠等情形,也無心做家事,又覺得自己這樣對不起家人,一想起就淚流不止。身心俱疲下,人逐漸變懶只想宅在家,就算勉強受邀約和朋友喝午茶,也恍神,經常待在家使她的憂鬱情況產生負向循環。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萱表示,門診中常見因為「空巢」出現情緒極低落的女性患者,特別是傳統觀念強,凡事以家庭為優先,選擇犧牲自己的工作、休閒和興趣的女性,以及和小孩特別親密、總是親力親為、一手包辦的父母親,空巢期等於是另類「失業」,失去生活目標、成就感、心靈寄託,造成強烈的空虛與失落感,一切負面思考難適應,甚至嚴重到焦慮且有失眠困擾。

林奕萱說明,此類憂鬱患者在經過服用血清素、抗焦慮等藥物,以及心理諮商等情緒治療後,精神情況逐漸穩定變好,憂鬱症狀大幅減輕、改善,回到正常生活軌道,也接受兒女不在身邊,可以給予祝福、鬆手放孩子單飛。如果對於藥物反應不佳、擔心藥物副作用,或是想考慮藥物以外的治療,也有「重複經顱磁刺激」等比較新的憂鬱症治療方式。       

人生的過程因為年齡而由不同階段銜接,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些人生的轉銜,林奕萱提醒,不只是「空巢期」,工作退休、老年而面對諸多親友逐漸離世或是配偶離開、離婚等,這些都是在生活當中可能遇到的重大變化。她建議,多培養一些興趣作為生活重心、多建立不同的人際關係、或運動習慣,不只能增添生活色彩,也能讓人生面臨巨變時,有更堅強的準備。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萱建議,多培養一些興趣作為重心,豐富生活,能讓人生面臨巨變時,有更堅強的準備。(圖/阮綜合醫院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