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藝術能當飯吃?「八年級畫家」周明翰曝生存之道!

記者陳弋、林宥村/新北報導

走進周明翰位於板橋的工作區,一幅偌大的彩墨畫作映入眼簾,散發一股老沉的宗教氣息,和畫家稍顯稚氣的外表形成有趣對比。周明翰說,這一幀《六道輪迴》是他幾年前經歷一場重病之後有感而發的創作,展現他對生命嶄新的體悟與對貪嗔癡的反思。

▲新銳畫家周明翰和其巨幅作品《六道輪迴》。(圖/記者陳弋攝影)

▲周明翰擅長以水墨描摹人性的複雜面向。(圖/周明翰提供)

周明翰生於民國82年,目前仍在台藝大藝術系書畫研究所攻讀碩士,還不滿27歲的他從2015年至今參加過國內外50多場聯展,辦過10場以上個展,除了在台北、新北、新竹、台南、高雄、彰化、嘉義展出,足跡更遍布中國上海、杭州、廈門、深圳、南京、西安、蘇州,以及日本東京和荷蘭阿姆斯特丹。2018年他以《六道輪迴》(198*396cm)在以全台「最難贏」著稱的「南瀛獎」中奪下優勝。除了水墨,他也鑽研書法、膠彩、水彩等媒材,擅長揉合多重技法與生活元素,佐以個人生命經驗和潛意識,創作出具有強烈個人色彩的畫作。

▲周明翰以《六道輪迴》參賽「南瀛獎」奪下佳績。(圖/記者陳弋攝影)

《六道輪迴》展現的是畫家的自我解構,宛如一幅人性的亂針刺繡,匯合了禪與魔,交疊紛陳的意象--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在周明翰筆下就是人類心理的複雜面向。而畫作周圍的龍魚,則是他擅用的隱喻,代表了人尋覓著永遠無法滿足自身欲求的物質生活。龍魚象徵著人類對生活的期望,或當下對慾望的滿足,在他一系列細緻的水彩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龍魚成了周明翰跨越不同媒材的個人鮮明標誌。

▼▲周明翰不僅長於水墨,其水彩畫下的龍魚生動又不失細膩。(圖/周明翰提供)

其實,周明翰並非從小就接受繪畫訓練,他回憶幼稚園時期經常在課本上塗鴉,覺得很好玩,隨著年紀增長,隱約意識到自己有點藝術天分。但真正開始進入正規美術領域,是從他就讀泰北高中美工科開始。高一的時候,他才正式習畫,發現身邊的同學多半在小學、國中就接受過科班教育,身為「初學者」的他此時才知道:「原來畫素描需要用到這麼多支筆!」

龍魚是周明翰個人鮮明的標誌之一,出現在他不同媒材的作品當中。(圖/周明翰提供)

周明翰認為,繪畫除了熱忱也講求一點天分,念到第二年,他已在校內科展拿下素描和水彩第二名,贏過許多原本畫功在他之上的同儕。後來他進入台藝大書畫系和研究所,逐漸走出自己的風格,步上職業畫師的路途。一般人也許認為藝術歸藝術,生活歸生活,但對於周明翰這樣的年輕畫家來說,在揮灑筆墨的同時,不可能與生活脫鉤,尤其是看到同學之中有人畢了業去當廚師、美甲師、導遊、職業軍人、業務員,或者創業賣滷味,全班約30人,最後只有4人當上畫家。他了解到,不可能埋首畫自己的東西,而是必須適時地抬起頭,面向「市場」。

▼▲周明翰信手捻來就是一幅水墨速寫。(圖/記者陳弋攝影)

「基本上我畫的都是自己喜歡的,而有時候在這個基礎上,我會創作一些人們會喜歡的。」藝術創作不得不兼顧生計,在舉辦展覽尋找有緣的買家之外,周明翰執起教鞭,將個人所學傳授給其他人。除了繪畫,他寫得一手豪麗的書法,每逢春節前夕,他會現身台北市迪化街,在路邊揮毫賣春聯。即便欣賞他、向他買畫的人不在少數,他仍須把握賺錢機會,因為每一次辦展的收入都得投注在下一場展覽中,顏料、畫板、畫框、場租都是不小的費用。比方說,一罐罐繽紛的膠彩顏料買起來,兩、三萬跑不掉。

▲膠彩顏料特別昂貴。(圖/記者陳弋攝影)

▲每逢春節前夕,周明翰會和畫家友人一起到迪化街現場揮毫賣春聯。(圖/記者陳弋攝影)

▲對於年輕畫家來說,展場的租金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圖/記者陳弋攝影)

周明翰透露,有時候畫賣得比較不好的時候,月收入只有一萬多,勒緊褲帶生活是常有的事,年輕藝術家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光鮮愜意。很多人羨慕職業畫家不用像上班族那樣,時間和空間被公司綁著,周明翰坦言,當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工作室愈積愈多,心理壓力其實很重:「最怕展覽的結果跟付出成反比,如果有賞識者在背後撐著,我們更能無後顧之憂地創作」。

▲周明翰坦言,有時候會擔心自己嘔心瀝血的創作遲遲沒等到有緣人。(圖/記者陳弋攝影)

周明翰說,還有很多東西想畫,會持續創作,等收入更穩定,希望能成立個人工作室,好好創作和教學。被問到遠程目標是甚麼,他笑稱:「人都有夢想,若能做夢,我希望能進入北美館展覽!」

▼周明翰的畫作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追尋,透過對人性的解構與重構發出無聲的呼喊。(圖/周明翰提供)

▼▲周明翰的膠彩作品。(圖/周明翰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人生驚嘆號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