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傳統作物保重復育 部落與公部門齊同心

原住民傳統作物復育近年來受到重視,公部門與部落合作復育,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說,這些作物過去因產量少、加工不易逐漸被改良品種取代,但背後文化意涵是無法取代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近年來積極推動原住民傳統作物復育,與當地部落合作種植古稻米。(圖/中央社)

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秘書宣大平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保種育苗計畫在台灣歷史悠長,從過去高產量、特殊抗旱及口感好等功能取向,到近年來品種文化意涵受到重視,花蓮農改場民國103年成立原住民研究室,採積極、有系統的復育原住民作物。

「面對氣候變遷,傳統作物抗逆境的特性更顯重要」宣大平說,過去原住民習慣粗放栽培,抗逆境能力較強、更有韌性,在文化層面上,具有祭典食材、祖傳味道的不可取代性。

宣大平說,花蓮農改場在野菜、辛香料、原生稻及豆類等都有著墨。其中,野菜類最為普遍,各原住民鄉鎮著重作物不同,例如光復鄉馬太鞍以原生稻、樹豆為主、卓溪鄉南安部落主力在傳統豆類。

宣大平表示,除了保種,也設立實驗田研究栽種技術,鑽研提升傳統作物的產量及改良,近年來馬太鞍部落也主動參與原生稻種植,前年試種8種,去年10種,今年就專注在古來種旱稻Cilipeday,也稱為「有毛的糯米」。

從保種、栽種到加工,宣大平說,原住民長輩們開始回想記憶中的味道,這些消失的作物回到田間後,再重返餐桌,長輩們將作物烹調成佳餚,記憶中的味道傳承,也是保種的意義。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94要賺錢 贏家方程式】台積法說會威力驚人?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