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大數據預測湖北疫情 香港城市大學自稱準確

據報導,香港城市大學之前藉由大數據預測武漢肺炎疫情發展趨勢,準確預測湖北省和武漢市的疫情可望於4月中上旬結束,並指出香港疫情目前處於受控狀態,但拐點還沒到。

武漢肺炎疫情不但考驗各地政府的處置和醫療系統應對能力,也考驗學界對病毒預測的準確度。

疫情爆發之初,不少學者專家藉著大數據預測發展趨勢,大公報今天刊登的專訪報導指出,根據3月13日城大數據科學學院在網路發表的文章,預測武漢和湖北疫情「有望在4月上中旬結束」。

▲武漢肺炎疫情不但考驗各地政府的處置和醫療系統應對能力,也考驗學界對病毒預測的準確度。(圖/中央社)

報導表示,湖北於3月24日解封,武漢也於4月8日解封,顯示城大的預測兌現,並稱城大的準確預測是依據數學模型運算。

報導說,領導研究團隊的城大數據院院長秦泗釗表示,疫情在早期階段,由於數據少,數據院的助理教授張清鵬和他的團隊在整合人口流動數據後,利用SIR模型並針對武漢外移人數,預測潛伏期和感染期的人數。

當中國開始有大量疫情數據並歷經了病人發病、恢復、死亡的全周期過程後,秦泗釗與學院的教授和研究生利用這些全周期模型,建立新的、不同於先前理論模型的數據動力學模型。

他說,新的模型即治癒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兩個預測模型,「兩者有著不同的動力學特徵,治癒過程的速度比死亡過程的速度幾乎慢兩倍」。

他說,新的模型顯示,病例從確診到大量首批治癒大約12天,末批治癒者大概60天,而從確診到首批死亡則僅於兩至4天時間,末批大概於30天的時間。

他說,縱觀多個發達國家患者病發後的情況,基本上都符合這個規律。

秦泗釗說,學院新建的所有模型也正運用在其他地區,而根據數據,香港疫情還未到指數型增長階段,「拐點」也還沒到,屬於受控狀態。

但他表示,香港人口密度高、易傳染,市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他說,值得港人稍微鬆一口氣的是,城大通過數學模型發現,香港的醫療暫未達到飽和狀態,「不像義大利,很多人已經沒條件隔離,因為醫院不夠」。

秦泗釗並指出,數據模型雖有助於預測未來,但終究只是科技工具,決策部門在運用時也要考慮模型的缺陷,應加上人為的診斷和評估,才能確保決策的科學性。

城大數據院推測疫情發展的SIR是一種傳播模型,其中S(susceptible)代表易感染者;I(infective)代表感染者;R(removal)代表移出者,是傳染病模型中最經典的模型。

模型中把傳染病流行範圍內的人群分成三類:S類,易感染者,指未得病者,但缺乏免疫能力,與染病者接觸後容易受到感染;I類,染病者,指感染疾病的患者,可以傳播給S類成員;R類,移出者,指被隔離或因痊癒而具有免疫力的人。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