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至今33週年 全台仍有1814個兩蔣紀念物、空間

政治中心/實習編輯殷悅哲報導

今年是臺灣解嚴第33週年,雖說威權時代看似已不復存在,但根據調查顯示,全國仍有1814個蔣中正、蔣經國的紀念物及紀念空間,等於平均每20平方公里就有一個威權象徵。

▲全臺目前仍有1814個兩蔣紀念物、空間。(圖/翻攝自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TYAD)

1987年7月14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頒布總統令,宣告臺灣地區自同年7月15日凌晨零時起解嚴,結束了長達38年又2個月的《戒嚴令》。

但即便解除戒嚴令,威權象徵卻沒跟著一起走入歷史。1975年先總統蔣中正逝世後,行政院隨即擬定《永久紀念總統蔣公辦法》,並由當時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常會通過,辦法內容包含以下7項。

(一)每年民族掃墓節(即農曆清明節)為總統蔣公逝世紀念日,十月卅一日為總統蔣公誕辰。均為國定紀念日,放假一天。

(二)由政府統籌在台北市興建中正紀念堂一座,除政府經費外,並接受民間捐獻。

(三)由教育部製訂總統蔣公紀念歌,頒行全國。

(四)總統蔣公豐功偉業,由教育部編纂教材,供各級學校講授研讀。

(五)各縣市恭建總統蔣公銅像一座,但已有者不再建立,其式樣由內政部統一訂頒,供各界採用。

(六)各機關、學校、社團的禮堂,正面牆壁懸掛國父遺像,對面懸掛總統蔣公遺像。

(七)即日起編纂總統蔣公哀思錄,於今年十月三十一日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發行。

因此辦法,當時全臺各界都開始用各種方式去紀念蔣中正。而辦法第(二)條中擬定興建的中正紀念堂,也在5年後、1980年迅速落成,落成典禮則特別選在蔣中正逝世5週年前一天的4月4日。

▲中正紀念堂於1980年落成。(圖/記者陳弋攝影)

時至今日,根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統計,目前全國仍有1235個兩蔣紀念物、579處以兩蔣命名的紀念空間,等於臺灣平均每20平方公里就有一個威權象徵。

促轉會主委楊翠表示,威權象徵的處置可以是多元的,包括拆除、轉型為開放或藝術空間,或位置上的改動,或移至文化園區,處置的時程及方法則由管理機關討論,並由促轉會進行追蹤。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