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火山湖噴30萬噸CO2 無聲滅村人畜慘亡

記者花芸曦/台北報導

尼奧斯湖災難(英語:Lake Nyos disaster)是1986年8月21日喀麥隆西北部的尼奧斯湖發生的一場湖底噴發。此次爆發釋放出約100,000到300,000噸的二氧化碳(CO2)到大氣內,之後聚集而成的氣體雲以接近100公里每小時(62英里每小時)上升,由於空氣的比重較小的關係,二氧化碳向下散發至周邊的村落,進而把湖泊25公里(16英里)內的空氣全部排擠掉,造成多達1,746人和3,500隻牲畜死亡。爆發發生後,喀麥隆政府在尼奧斯湖上安裝了一個排氣系統,目的是減低湖底下的CO2濃度,從而降低其進一步噴發的風險。

▲火山湖噴發後,呈現橘色。(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目前尚未清楚引發這場災難性釋氣的原因,大多數地質學家懷疑是山體滑坡導致,但亦有人認為是湖底發生了小型的火山爆發,第三種可能則是雨水落到湖面的一側後引致爆發。有些人指出是因為地震導致,但沒有目擊者表示災難發生當天感受到震動,因此這個假設的可能性較低。但無論原因是什麼,尼奧斯湖災難都令過飽和的深層湖水迅速與自行減壓並發生泡騰現象,正排放出大量CO2的淺層湖水混合。

一般認為遭到釋放的氣體有大約1.2立方公里(0.29立方英里)。由於富含鐵的水從深處上升到湖面並被空氣氧化,導致通常呈藍色的湖水在放氣後變成深紅色。科學家推斷爆炸發生後,尼奧斯湖曾出現一條約100米(330英尺)高的水柱和泡沫,同時還產生了至少25公尺(82英尺)高的波浪,隨後湖的水位因此下降了將近一米,湖邊的樹木也被掃倒。

▲牲畜也一夕之間死亡。(圖/翻攝自BBC)

二氧化碳的密度約為空氣的1.5倍,也因如此其厚約50公尺(160英尺)的氣體雲團急速下降至地面,並以20~50公里每小時(12~31英里每小時),沿著有著許多村莊的山谷向下飄散。該雲團的濃度足以讓23公里(14英里)範圍內居住於尼奧斯、卡姆(Kam)、查(Cha)和蘇布姆(Subum)等村落的大部分居民窒息。事後有大約4,000名居民逃離尼奧斯湖周邊地區,其中許多人因氣體雲而出現呼吸問題、機能障礙和癱瘓。

其他火山氣體亦有可能與CO2一起遭到釋放,有一些生還者指稱他們聞到火藥或臭雞蛋的味道,而這些都是二氧化硫和硫化氫的濃度高於其嗅覺閾值的證據。然而CO2 是湖水樣本中唯一檢測到的氣體,這表明其是釋放出的主要氣體,因此是災難發生的主要原因。

加入 @setn 好友 #歷史上的今天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