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問斬都選在「午時三刻」?竟是劊子手怕鬼魂糾纏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古裝劇、小說經常可見斬首行刑劇情,朝廷命官常喊「午時三刻,推出去斬了!」,除了「決不待時」的重刑死囚外,絕大多數死刑犯必須等到「秋天」後才能處決,正所謂「秋後算帳」,此外還得講究時辰,背後有什麼樣的玄機嗎?

事實上,古代對於行刑時刻並無明確規定,至於「午時三刻」民間說法的時間點為何?以古代十二地支作為計量一天時間方法,一天畫為12個時辰,而一個時辰相當於現今的2個小時,按地支排序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而「午時」正好位在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午時三刻」行刑原因曝光。(圖/翻攝維基百科)

此外,古人又將12時辰共分為100刻,換算成如今24小時制,一刻相當於14.4分鐘,而所謂「午時三刻」就約落在11時45分左右,正好為太陽處在正頭頂的位置。

古代之所以會將斬首時間選在「午時三刻」,民間上有3種說法。其一,當時處於正中午,此時地上的影子最短,陽氣最為旺盛,讓鬼魂難以作祟,令劊子手不怕「鬼魂」日後纏身,避免遭「報應」。

第二種說法則是,每到中午,人往往會呈現困乏狀態,犯人更是因受盡折磨而疲憊不堪,加之正午的陽光較為刺眼,致使犯人神智不清、失去知覺,自然也沒有力氣掙扎,此時行刑成功機率很高,還可減輕犯人痛苦。

第三種則為,午時三刻正處於用餐時間,此時行刑容易招人圍觀,同時達到殺一儆百的警示作用。

 

加入 @setn 好友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