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女大生逝 她警告8件事嚴防變態殺手第3件事太扯了

記者鍾志鵬/臺北報導

來自馬來西亞的台南女大生,遭到嫌犯擄走殺害。警方進一步追查發現,嫌犯梁育誌過去7年內有6次偷女性內褲的紀錄。對於這樣的行為,心理師林萃芬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表示,提醒女性朋友,要是發現貼身內衣物常不見要高警覺!因為男人在性愛上面得不到滿足,會嘗試各種不可思議的方法,甚至養成8種「危險的性偏好」,進一步做出兇殘的事。

 ▲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醒,女生小心提防暗處殺機。(照片為梁育誌)(圖/翻攝自臉書)

嫌犯7年6次偷女性內衣褲  小心戀物癖男人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女生的貼身內衣物常不見,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因為很可能在你不知道的陰暗角落,一雙色狼的眼睛正在緊盯著你。因為從案例中發現,「戀物偏好者」常在固定的地方偷竊。

對男人而言,性愛不只是發洩欲望的管道,更可以「感覺自己像個男人」,同時還能「減輕焦慮不安的情緒」,並且「調適生活壓力」。

 ▲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醒,女生小心提防暗處殺機。 (圖/翻攝自pixabay)

男人在性愛上面得不到滿足 會產生嚴重「性焦慮」

林萃芬提出警告,一旦男人在性愛上面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嚴重的「性焦慮」,為了降低焦慮感,男人會嘗試各種不可思議的方法,甚至養成「危險性偏好」的習慣。

危險的性偏好 是「性對象」和「性目的」不恰當

林萃芬解釋,危險的性偏好(Paraphilic Disorder)指的就是,「性對象」和「性目的」的不恰當。也就是讓這個男人性滿足的對項目的,不合法也奇怪,簡單說就是一種病。

 ▲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醒,女生小心提防暗處殺機。(圖/翻攝自pixabay)

有「危險的性偏好」的人  會重複8個行為引起性興奮

1.戀物者迷戀非人類的物品。

2.會為自我或他人帶來痛苦或羞辱。

3.性的對象是小孩或其他不為一般所接受的對象。

4.有性偏好的人百分之九十五是男性。

5.一旦形成偏好,會表現出極穩定的「性趣」。

6.有性偏好者跟社會的關係多半很疏離。

7.性偏好者普遍給人不成熟感。

8.性偏好者很多有性功能障礙。

 ▲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醒,女生小心提防暗處殺機。(梁育誌遭押) (圖/三立新聞網資料照)

有戀物癖的人  須透過某種「無生命」的物品引發性興奮

林萃芬進一步解釋,有戀物偏好的人必須透過某種「無生命」的物品,才能引發性興奮或性高潮。他們缺乏和真實的人產生性快感的追求熱度,反而對「所戀物品」懷著高度的興奮感,而且時間持續六個月以上,反覆對「所戀物品」出現強烈的性衝動及性幻想。

如果他們所戀的是異性的衣物,戀物癖者通常會穿戴那些衣物自慰,或從事性行為。他們大多是異性戀者,對自己的生理性別不會有認同的問題。

「被戀的物體」 女性貼身內衣褲.襪子.鞋子

林萃芬表示,在台灣曾看過有戀物偏好者對女性高跟鞋有特殊愛好,常常潛入公寓偷竊女性住戶的高跟鞋,數量多達五百多雙,由於數量實在太多,他還特別挪出家裡的兩個房間來堆放偷來的鞋子,直到警方上門查詢,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媽媽對這樣的狀況卻毫不知情,可見母子關係有多疏離。

 ▲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醒,女生小心提防暗處殺機。(照片為梁育誌) (圖/翻攝自臉書)

女生衣物不見不報警  小心自己置險境不自知

林萃芬說,曾經有在外租屋的女學生的貼身內衣物常常不翼而飛,詢問她該怎麼處理比較好?而當請她去報警的時候,女學生認為,反正這些貼身衣物找回來也不敢再穿,就不用如此麻煩警察先生了。這樣的想法有可能將自己置於險境而不自知。

因為從之前提到的案例中就會發現,戀物偏好者常常會在固定的地方偷竊,萬一哪天不期而遇可是很危險的。更值得擔心的是,戀物偏好者常常藉由性幻想滿足性慾望,所以,很可能「你不認識他,而戀物偏好者是認得你的」,要是有一天幻想已經無法滿足他,而直接來找你(真人)的時候,危險就發生了。

 ▲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醒,女生小心提防暗處殺機。 (圖/翻攝自pixabay)

性偏差行為者的心理特徵  自卑卻無法控制

性偏差行為者通常比較年輕,社交技巧不足,比起同年齡的人,較少有與異性交往的經驗,特別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技巧,他們普遍缺乏循序漸進培養親密關係的能力。

此外,不健全的親子關係,連帶也會造成不成熟的人格發展,他們也經常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和無法勝任感。性偏差行為的人對自己的感受多半是極度嫌惡的,既討厭自己的偏好,又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性偏差行為的人往往缺乏正確的性知識,他們對性充滿好奇,卻又沒有適當管道了解健康的性知識,於是便透過不健康的A片吸收到錯誤性知識,在行為上有樣學樣,漸漸形成扭曲的性價值觀。

臺灣缺不同年齡層性教育  瞭解尊重彼此才能幸福

但遺憾的是,在台灣要推廣不同年齡層的性教育,一直遭到社會大眾的誤解,事實上,性教育不止是探討性生理與性行為,或只是論談兩性行為的狹隘範疇,而是一種人格教育、全人教育,教導我們如何做一個適應社會的男人或女人;更教導我們如何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同時尊重別人的身體自主權,有健康的心理才有可能經營幸福的親密關係。

 ▲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醒,女生小心提防暗處殺機。 (圖/時報出版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殺馬國女大生、梁育誌遭求處死刑

【94要賺錢 贏家方程式】大盤何時回到多頭格局?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蔡英文、陳建仁出席Google新辦公大樓開幕典禮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