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光/台灣青年花上百萬重建古蹟 帶動老街區文藝復興

消失的國界/印尼報導

32歲的台灣青年Eden,目前是台灣紡織大廠在印尼三寶瓏分公司的「資深廠長」,工作之餘,他是古蹟修復的文史工作者。「三寶瓏」是鄭和下西洋抵達印尼之處、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舊址,富有歷史文化意義,但古蹟保存卻不佳。熱愛歷史的Eden跟太太「認養」了一間前東印度公司的商號,全力投入考證工作,自掏腰包上百萬台幣重建古蹟,花了超過5年,終於恢復古蹟樣貌。他向三寶瓏市政府分享台灣老街重建經驗,協助翻轉整個舊城區。等古蹟重建完成後,他計畫邀請台灣文創工作者進駐,讓三寶瓏成為台灣跟印尼文化交流的橋梁。

▲台灣青年Eden分享台灣老街重建經驗,協助印尼三寶瓏翻轉整個舊城區。(圖/消失的國界)

印尼紡織廠廠長的「文史夢」

印尼的「三寶瓏」是鄭和下西洋,在印尼停留的地方,也是荷蘭殖民時期,東印度公司在中爪哇的據點,富有歷史文化意義,但古蹟保存卻不佳。現年32歲的台灣青年Eden,是台灣紡織大廠在印尼分公司的廠長,熱愛歷史的他,利用工作之餘,全力投入考證工作。年紀輕輕卻是古蹟修復計畫的主持人,隨便指向一個角落,都能講出其中故事。

台灣青年 搶救東印度公司「原味」

Eden在三寶瓏和太太一起租了一間「古蹟」,是當時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所留下來的一個建築物,叫做Soesman's Kantor,為了保有建築本體,Eden特別到搭飛機,至少需要1個半小時的加里曼丹,只為了找到和建築原木質年代相仿的木材,最後找到了一立方米落在18-12萬、年份約245-250年的柚木,彌足珍貴。大家都笑他拿珍貴的柚木修古蹟,是很浪費錢的一件事,因為很快就會被白蟻蛀蝕,但Eden可不這麼認為,他說:「這就是人文古蹟的價值所在」。

兒時老街回億 移情南太平洋

Eden從小在中部長大,父母常常帶著他去彰化的鹿港老街,老城建築跟老街風情對Eden來說很有熟悉感,因此來到三寶瓏的Eden,看到東印度公司留下的建築,就能感懷殖民時期的風土情懷。從古蹟到三寶瓏歷史,Eden可以滔滔不絕,深切感受到他對這座城市滿滿的「愛」,他把工作之餘所有時間,都埋首在咖啡廳裡做文獻考究,光考證就花30個月,只為找回最原初的文化細節。

▲熱愛老城建築和老街風情的台灣青年Eden,工作之餘全力投入考證工作。(圖/消失的國界)

台灣印尼連線 夫妻同心修復古蹟

古蹟回復工程耗費漫長歲月,要付出極大的金錢及心力,還好Eden背後有個很重要的推手,是有社會企業背景的太太。夫妻倆租下這棟古蹟15年,修復期就超過一半的租期,Eden開玩笑說,房東真是賺到,因為連修復的經費,都是自己奉獻薪水去做的。當初接手時,建築幾乎全毀,投入的心血難以估算,能讓他堅持不放棄的關鍵,是家人的支持與信任。夫妻倆貫徹「社會企業」的概念,下一步要把古蹟打造成可獲利,也能當台灣印尼文化交流的基地。

三寶瓏「文藝復興」引領風潮

Eden的努力有了初步成果,附近鄰居紛紛起而效尤,帶動老街區「文藝復興」,從文化導覽到拍婚紗,觀光的人潮漸漸增加。三寶瓏舊城區,有117間文化保護重點建築,Soesman's Kantor無疑是最亮眼的一個,Eden夫妻憑著熱情與堅持,用微小力量,推動城市再現昔日榮景。

更多「世界微光」專題報導: https://bit.ly/2KwkxNy

三立新聞台 加入 @setn 好友 #消失的國界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