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義行獎/宋明哲軍人變消防 發明遺體袋:對生命的尊重

記者張雅筑/台中-彰化報導

本來是職業軍人的宋明哲,從小就熱心助人,軍旅生涯中遇過幾次天災,負責後勤工作的他好幾次想到前線幫忙,後來在同學的建議下,他決定報考消防員,盼能幫助更多人。在彰化埔鹽消防隊擔任基層消防員的宋明哲,在幾次救溺案發現,救難人員得親密接觸到遺體,而遺體很常赤裸地被放置路邊等,讓他決定研發適合救災、救難使用的遺體袋,讓國人和救難團隊重視和尊重遺體處理。歷時兩年,宋明哲在沒經費、沒背景的狀況下完成,近來也廣被使用在救難上,讓他燦笑說,「這樣就很感動了。」獲得公益傳播基金會與三立媒體集團共同舉辦的「第三屆台灣義行獎」殊榮,他謙虛表示,自己只是個小人物,但可以為這社會改變、做些什麼,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宋明哲本來是職業軍人,為更直接幫助到人,毅然決然考消防。

從軍已長達11年的宋明哲,因為太想直接幫助人所以毅然決然退伍,去報考消防,在他32歲時如願考上,至今已在彰化埔鹽消防隊任職6年。談及這轉折,他告訴記者,自己最深刻的是2009年發生八八風災的時候,那時他負責後勤,也就是準備前線災區同事所需要的用品,「我看到夥伴們在災區幫忙、救人、找遺體等,就很想去協助,但長官不同意,因為我走了就沒人負責後勤這一塊。」本身個性就很熱心的他,在軍旅生涯積極去考救生員執照、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教育訓練),希望哪天能派上用場,同學發現後救建議他,何不趁自己還年輕時去考消防,讓自己做真的想做的事。

最後宋明哲聽了同學的建議,讓自己的人生有了「大轉折」,那就是在32歲時從軍人轉職為消防員。談及從事基層消防這6年的點滴,宋明哲說,消防人員除了救火還得救溺、救護,甚至補蜂抓蛇等,什麼都得會,但最讓他遺憾和深刻的永遠是,人命就在眼前但卻無法救回,他提及,一次在快速道路火燒車案,第一時間他們看到傷者的狀況,已經是大面積的燒燙傷,「我們的任務是救人,命救在我們眼前,其實我們都清楚,那個狀況有多糟,可是我們真的很想救活他,但真的就是無能為力,只能讓他比較不痛的抵達醫院,這種心情其實也掙扎、煎熬過。」

▼▲宋明哲說,擔任消防人員以來,自己最深刻和難忘的是遺體被暴露在馬路上。

擔任消防兩年後,一次宋明哲從無線電得知轄區內有浮屍案,雖自己不是被派遣的勤務人員,但他仍主動前往支援。回憶當時他說,要將遺體拉上岸,其實很辛苦,救難人員都得與遺體親密接觸,此外遺體上岸後就直接被抬至柏油路上,曝曬幾個小時待警方處理完畢後才能做後續處理,而這過程不少路人都會不經意注視到遺體,讓他看了覺得不捨又無奈。宋明哲表示,其實很多救難人員在處理遺體後,手腳都會出現皮膚病的症狀,幾次下來,他覺得應該改善這個問題,讓救難人員有更好的作業方式外,也對遺體給予尊重。

宋明哲靠著自己的力量研究國內外各種遺體袋,他直言整個過程真的是困難重重,「因為我只是個Nobody,一般小老百姓而已,說真的你去發明這種東西,別人也不看好,也會想『你是誰啊?』但越是這樣,我就越想去努力完成。」他看了多款遺體袋後,繪製出覺得適合台灣救災、救溺用的遺體袋,逐一詢問各個紡織廠,多個工廠老闆給予建議、討論,宋明哲終於獲得全台遺體袋製造大廠西華公司的認同,做出他研發出的遺體袋。但東西做出來後不是馬上就能派上用場,還得試用、改良,宋明哲說,很感謝這一路個貴人,讓他反覆的試驗後,終於做出遺體袋,爾後也有許多善心人士捐贈供救難人員使用。

▲為讓罹難者受到尊重,還有讓消防救難更有效率,宋明哲靠著自己的力量發明救難用的遺體袋。

談及自己發明的遺體袋,宋明哲說露出笑容說,那是可用在浮水、沈水和吊掛等的,可以說是全功能性「打撈型遺體袋,就他了解應是全球首創,做出來至今已獲得各界捐贈約2400個,讓全台基層消防隊、海巡署單位使用。其中最讓宋明哲印象深刻的是,在2019年南方澳跨港大橋崩塌事件,當時遺體打撈時使用了遺體袋,他強調,用的是不是自己發明的不是重點,重點是遺體袋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除了改善救援品質,同時也對遺體、家屬有更深的尊重,「有時候意外發生突然,家屬心理準備可能都還沒準備好,一到現場就看到遺體,那種震撼、打擊是很大的,給予遺體袋包裹,除了避免風吹日曬、路過民眾看到外,也讓家屬有個心理準備,這對生死也是種尊敬。」

▲宋明哲說,默默無名的他在發明期間吃了不少閉門羹,甚至在參加比賽時被主辦方要求收起遺體袋,只因覺得不吉利有所忌諱等,讓他坦言有些無奈。

除了經費、背景一度成為發明的挫折、阻礙,但真正讓宋明哲心寒的是大家對遺體袋的「心態」。受訪時宋明哲提到自己曾參加一場比賽,現場所有參賽者都擺出自己的作品,豈料主辦方突派人要他收起作品,理由是「這樣不好看」、「不吉利」,這樣的說法讓他覺得很無奈,因為自己起心動念都是想幫助人,沒想過那樣負面的想法。雖然這一路上並不順遂,但宋明哲沒因此被擊倒,他仍堅持保持見義勇為、行善助人的初心,他說自己現階段也持續在發明相關救難、救人等裝備,包括火場人命搶救攜行袋、出勤警示系統和山域型遺體袋等,希望讓台灣的救援、消防設備提升,並走出國際。

除了發明外,喜愛文字記錄的宋明哲也常常在臉書上分享消防相關故事,其中一篇是拯救19歲車禍女騎士,他說,到場時女騎士已經無呼吸心跳,他們連忙請求支援並給予搶救,不放棄拚命地CPR,讓女騎士恢復呼吸外,他們也馬上搭配AED診斷後為心室顫動,並實施電擊達3次,最後成功將眼前的女騎士從鬼門關前救回,接著緊急送醫。這對救護人員來說是相當振奮的案例,事後宋明哲分享到臉書上,引起廣大的回響,同時也教育大家CPR和AED的重要性。

▲喜歡救人且又不喜歡安於現狀的宋明哲,他期許自己未來可以在消防上發明更多東西,讓救災、救難更「事半功倍」。

宋明哲說,其實他大可以安於現狀,但自己的個性就是想讓問題被解決,所處環境越來越好,原因無他,因為自己是名消防員,他希望能讓所有災害降到最低,每條生命可以在危難時刻被成功搶救。問他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什麼?他笑說,應該是天生性格使然,加上這過程中會讓他獲得滿滿的成就感,也覺得那就是自己存在的價值,對這社會有正向的意義。

公益傳播基金會創辦人歐陽明先生表示,見義勇為是非常難得可貴的情操,因為義行者得面臨許多未知的風險,但他們卻仍願意在艱困時刻對需要的人伸出援手,那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或是有那樣的勇氣去改變不公義的狀況。因此公益傳播基金會與三立媒體集團舉辦「第三屆台灣義行獎」,希望藉此找到這些義行者,透過他們的故事重拾台灣見義勇為精神,讓這社會再次充滿溫度,宋明哲就是其中一名入圍者,相信他的義舉會鼓舞到不少人。

一起溫暖這世界 台灣義行獎官網 

https://yixing.org.tw/

加入 @setn 好友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