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兒不會喊爸媽?醫籲當心「腦發展遲緩」把握黃金期治療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新手爸媽小心,小孩若2、3歲還不太會開口說話,恐有發展遲緩可能。2歲3個月大的阿偉(化名),仍不會叫爸爸、媽媽等簡單單字,平時只會「ㄚㄚㄚ」的發聲,爸媽聽信長輩「男生發展比較慢」的說法,便也不以為意。直到友人介紹至小兒神經科評估後,發現阿偉的狀況為後天環境刺激不足導致的口語表達發展遲緩。所幸在專業醫療資源與親子共讀的協助下,目前阿偉已與同齡的孩子差距不大。小兒神經醫學會呼籲,嬰幼兒的發展黃金高峰期落在0至3歲,若讓嬰幼兒在3歲前越早接受發展評估及早期療育,更可有效提升神經、認知等發展。

▲小兒神經醫學會呼籲,嬰幼兒的發展黃金高峰期落在0至3歲。圖為示意圖。

收治阿偉的馬偕兒醫小兒神經科暨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陳慧如表示,許多家長常抱持只是發展比較慢,長大就會好了的錯誤觀念,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關鍵期。嬰幼兒大腦發展問題過去常被忽略,根據國外研究,兒童發展問題被診斷出來的平均年齡是4歲,但嬰幼兒的發展黃金高峰期落在0至3歲,若越早接受發展評估及早期療育,更可有效提升其神經、智能、認知、與動作技能發展。

▲馬偕兒醫小兒神經科暨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陳慧如表示,許多家長常抱持只是發展比較慢,長大就會好了的錯誤觀念,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關鍵期。(圖/小兒神經醫學會提供)

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醫小兒神經科主任李旺祚表示,據國外統計,全球兒童發展遲緩的盛行率約在5至10%。若以109年國家發展委員會的0至6歲人口數字推估,全國可能有13萬的兒童陷發展遲緩危機,然兒童是否確定為發展遲緩,仍需經由醫師專業的評估與鑑定。

李旺祚指出,據國內最新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仍有逾半數家長不知兒童健康手冊上的「腦發展」指標意義,更存在諸多嬰幼兒大腦發展的錯誤觀念。小兒神經醫學會整理台灣家長嬰幼兒大腦發展觀念最常見的5種NG:

NG1:腦發展可以等,發展慢莫心急?

李旺祚說,嬰幼兒發展黃金高峰約落在0至3歲,然而國內最新問卷卻顯示,有高達9成的家長不完全清楚0至3歲是嬰幼兒大腦發展的高峰區間,恐輕忽嬰幼兒大腦發展黃金期。家長應捨棄「大隻雞慢啼」觀念,不能輕忽這些指標所代表的意義。

NG2:寶寶腦發展一知半解?

問卷發現,有超過7成的家長不完全清楚這些發展指標代表的意義。郭雲鼎醫師提醒,其實兒童手冊中的抓握、步行、說話等動作,都是嬰幼兒大腦發展的前哨指標。

NG3:雙親遺傳定終生?

調查表示,僅2成家長認為腦發展可靠後天行為改變。但遺傳僅是腦發展影響的因子之一,並非完全不可逆,一般正常的寶寶,可透過家庭的陪伴、多元的外在刺激與完整營養補充等三要素,全面幫助寶寶的腦部發育。

NG4:腦發展關鍵掌握不全

除了與寶寶互動能建構更完整的親子關係外,數據顯示,僅不到2成的家長認為「營養」是影響嬰幼兒大腦發展最重要因素。如DHA、葉酸、膽素、神經鞘磷脂、葉黃素等,才能幫寶寶大腦發展打好穩固基礎。

NG5:就醫知識不及格

問卷調查數據也表示,僅有1成的家長在發現嬰幼兒有大腦發展問題時,會直接尋求兒童神經科諮詢。兒科醫師提醒,小兒神經科的專業在於可區分嬰幼兒發展遲緩的原因,並給予家長正確的治療方向,減少嬰幼兒被誤診而錯失大腦發展的黃金治療期。

▲醫師建議,適時補充DHA、葉酸、膽素、神經鞘磷脂、葉黃素等,才能幫寶寶大腦發展打好穩固基礎。(圖/小兒神經醫學會提供)

雙和醫院小兒部主任郭雲鼎呼籲,唯有家長翻轉既有的嬰幼兒大腦發展觀念5NG,在0至3歲嬰幼兒大腦發展黃金期妥善執行各階段的發展評估,並提供「陪伴、刺激、營養」等三項寶寶腦部發育的關鍵元素,才能有效降低發展問題對寶寶的潛在威脅。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