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亂挖耳朵!常說「蛤」的人要小心 恐是聽損前兆

記者張雅筑/台中報導

若是家中有長輩的民眾,除了關心他們的血壓、常見慢性病狀況外,聽損這部分也應多加注意,千萬不要覺得,年紀大了難免聽不清楚,因為根據醫學研究顯示,聽損除了容易造成意外發生的機率,也會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至於哪些人比較容易聽損呢?就統計資料顯示,從事高噪音工作的,包括礦業、製造業和營造業的,容易造成聽力受損。此外,醫師也提醒,若出現耳鳴、中耳炎狀況,沒有盡快就醫,也會造成聽力受損。

▲很多長輩有聽損的狀況,建議家人要多注意,儘早就醫檢查或是配戴輔聽器等,避免狀況惡化。(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長年在台灣各角落服務長輩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發現聽損可能提升長輩發生意外風險等,於是在2019年開始推動「守護聽力計畫」,除了協助長輩進行聽力篩檢、宣導正確的聽覺照顧觀念等,也會為弱勢長輩媒合適當的輔具。至於聽損原因,除了可能是長者年輕時長時間工作的環境高噪音,像是大型機具的震動音、噴槍、馬達、摩擦噪音、衝擊性噪音等,還有就是耳朵不當的清潔。

對此,弘道基金會請到光田醫院耳鼻喉科黃聖凱醫師專業解釋。黃聖凱表示,耳屎主要是由耳道分泌物、油脂、酵素、皮屑等物所組成,具有清潔、抑制細菌增長、保護耳道的作用,但很多人都會用棉花棒、掏耳棒,甚至髮夾、鉛筆來清潔,其實這是錯誤的行為,甚至會造成反效果。不僅如此,有的民眾甚至因清潔耳朵,結果不小心把棉花棒頭整個卡在外耳道,差點傷害耳膜。

黃聖凱醫師也提醒,如果長輩發現自己出現耳鳴、中耳炎狀況應儘快就醫檢查,否則一拖再拖,可能會造成聽力受損。

▼▲黃聖凱醫師表示,其實噪音充斥在生活裡,很多家電的使用,若時間過長可能會造成聽力傷害。(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不單單是老人家聽力容易受損,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很多年輕人也有聽損的狀況,比例也有升高的趨勢。至於造成聽損的隱形殺手,其實就充斥在大家的生活中,包括家電產品如抽油煙機、果汁機、吸塵器等,音量都超過了85分貝,在這樣的環境下8個小時就會造成聽力一定程度的損失。此外,很多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特別是坐捷運、公車時,環境音量可能已達到80分貝以上,為了聽得更清楚,耳機音量勢必比80分貝更高,容易飆破100分貝,每天累積下來,對耳朵的傷害不容小覷。還有演唱會、唱KTV等,這些音量常常超過100分貝,對聽力的傷害也是不小。對此,黃聖凱醫師提醒,在耳朵沒有受保護的情況下,100分貝只能容忍15分鐘,所以一定要注意娛樂性的噪音。

弘道基金會執行秘書林博樺表示,「守護聽力計畫」已經推動兩年,很感謝過去台灣索諾瓦公司捐贈的公益助聽器和博士助聽器門市,協助長輩進行聽力篩檢與配戴,而今年弘道攜手美律實業所捐贈的美麗聽輔聽器,搭起聽覺照顧的一條龍服務,希望讓長輩在聽損初期就獲得照顧、改善。林博樺更感性地說,「期待在未來能讓聽力輔具如同老花眼鏡一樣遍地開花,一同共創友善聽損長輩的照顧環境。」

美律實業總裁黃朝豐表示,美律實業以「傳遞美好聲音,豐富人類生活」為願景,可以和弘道合作他們很開心、榮幸,深知聽力損傷人數逐年提升,他們認為,預防甚於治療,所以還是想呼籲大家,正確用耳觀念一定要好好了解,才能根本降低聽力損傷的發生。

▲為了避免長者因聽損發生意外,弘道基金會這兩年積極推動「守護聽力計畫」。(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會想推動「守護聽力計畫」,弘道基金會表示,就是希望讓社會大眾建立聽覺照顧觀念與認識聽力損失,協助家中長輩預防生活噪音帶來的危害。至於怎麼察覺到長輩、家人有聽損?弘道基金會提醒,像是發現家中長輩常常講話音量很大、不時溝通會「蛤」表示聽不清楚、電話響了很久都不接、看電視音量調很大聲等,都可能是長輩聽力損失的警訊,建議先帶去醫院檢查,此外也儘量陪伴長輩定期接受聽力篩檢,若真的不幸聽損,記得配戴合適的聽力輔具,而家人們也儘量放慢講話速度,減少彼此間的溝通不良和障礙,也讓長輩不會因此失去信心或有挫折感等。

加入 @setn 好友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院司委會審「國會改革」相關條文修正案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