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施郁韻報導
▲國內首例確診猴痘確診個案,醫師指出,猴痘最強的危險因子有3個。(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猴痘疫情全球擴散,國內首例確診的25歲男性猴痘確診個案,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教授李建璋指出,猴痘最強的危險因子有3個,包括同性戀性行為、接觸確診者、疫區旅行,有演變成重症可能,死亡率大約3至6%。
李建璋2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Omicron疫情趨緩,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5月以來,從南歐西歐開始,猴痘開始蔓延擴散,有形成一波新疫情的態勢。
李建璋指出,猴痘是一個病毒傳染的水泡疾病,發疹之前會有發燒、淋巴腺種、頭痛,全身痠痛、倦怠等症狀。1958最早在實驗室的猴子發現,1970年第一次在人類發現,往後的流行病爆發都剪限於中非和西非男同性戀,尤其是剛果共和國。
李建璋說,猴痘雖然名為「猴」,實際上老鼠與松鼠更容易發現,自5月起歐洲和北美陸續爆發人傳人流行,超越原本動物傳人的途徑,且不限於同性戀接觸史,截至6月24日,全球已經有4147確診案例,形成另一波新全球疫情的態勢,目前的疾病已經是一個新型態的疾病,除了同性戀,醫療工作者照顧病人過程也被感染,WHO近期會召改名會議,矯正猴痘是非洲同性戀疾病的刻版歧視印象。
李建璋提到,猴痘目前已知會由呼吸道和黏膜近距離接觸感染,病程2至4週,傳播期很長,在痘痘結痂以後還有傳播力,最強的危險因子有三,同性戀性行為、接觸確診者、疫區旅行,有演變成重症可能,死亡率大約3至6%。
李建璋表示,猴痘可以謹慎樂觀不至於演變成下一波新冠病毒,猴痘是DNA病毒,不是RNA病毒,RNA病毒如新冠、變異快;猴痘對天花病毒疫苗有效,暴露前或暴露後使用都可以,大約有85%保護力;基因分析顯示目前的爆發還是來自同一病毒,不是多點爆發,且猴痘R0值約2至3,相比於Omicron R0值12,傳播力不致不可控。
李建璋指出,首先要啟動邊境檢疫,對於疫區歸國民眾發燒或是身上有紅疹都要主動通報與檢驗隔離,且疫調。其次,除了醫護,也要開放同性戀患者或是前往疫區旅行國民可以接種天花疫苗,「疫情累積的速度由線性快轉變成指數,帶來了一些憂慮,顯示病毒正在快速的為演化,適應人類的環境,眼看新冠疫未了,猴痘又來亂,英文諺語說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fire(剛從一個煎鍋裡逃出來,卻又一頭栽進火堆中),是我們最不樂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