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有民眾想把都更完後的老屋拿去賣,結果得知要先補完1800萬價差才能賣。(示意圖/資料照)
由於公設比等因素,老屋都更可能無法「一坪換一坪」。幾個月前有位兒子發文求助,他的爸爸想將住家以都更後增值的價格賣出,但建商表示須補價差才能賣,爸爸便想用他的名字貸款1800萬先買回,讓兒子相當著急。貼文曝光,不少人直言都更除可能得花錢補坪數外,住回去,空間或許也不會和原本的一樣大,「知道都更為什麼難了嗎?」
有網友在Dcard求助,自己家在台北萬華,爸爸與建商簽都更合約,打算都更後以4000多萬賣出,但建商表示要補1800萬差額才能「先買後賣」。該網友不知道合約內容,只知道房子因補不了差額得賣掉,爸爸提議先貸1800萬把房子買下來,再轉賣還貸款。
此外,爸爸表示已經找到買主了,對方有看好幾次房子,也有簽保證買賣合約,但原PO仍感到不放心「如果對方反悔,違約金只要付10萬,不買我們就硬生生背了1800(萬)的房貸!」加上房貸是用原PO的名字,這讓他相當著急「這種問題有哪裡可以諮詢嗎?」
對於原PO的狀況,眾人建議他可找處理都更的代書諮詢;另外,應回頭了解與建商的合約「都更後給予幾樓以上多少坪的房子?」「都更後要補多少差額?」「都更過程住戶相關補貼?」「土地若是直接賣掉之金額?」如果建商有不履約情形,可以找不動產律師諮詢並提民事告訴,「依據合約辦事才是正道。」
也有人分享,自己老家在內湖,假如舊屋權狀50坪,都更後公設比33%起跳,能「1坪換1坪」室內也僅剩33坪,如想讓都更後面積和先前一樣,新屋的權狀面積就要加買,相當於都更「屋主還要貼錢」。不少鄉民也認同,「沒有一坪換一坪那麼簡單」、「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都更,因為難不花錢住回原址…就算回去了…也是比以前小…後面管理費也要花錢」。
此外,網友提出3方式處理當前的補差額危機,「賣給第3方」,但要先買回才能賣;直接詢問建商要不要買回,「但價格就不是賣給外面的售價了」;用貸款支付1800萬,該網友認為貸款保留,會比賣掉後再自行找屋穩,至少能確保有自己的房子。原PO則表示,自有打算先向爸爸了解買主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