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洛城暴動軍隊進駐 經濟學人:川普先引亂再派兵恐成政治操作模板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針對近日在洛杉磯爆發的反移民政策抗議活動,美國總統川普無視州政府反對,罕見動用國民兵與海軍陸戰隊進駐,激起輿論軒然大波。《經濟學人》分析,這恐怕不只是一次性事件,而可能成為川普政府未來操弄政治的「戰略模板」策略,也就是先讓示威升級、再合理化的派軍鎮壓,接著轉化成自己在政治上的動能。

洛杉磯舉行的抗議川普政府移民突襲活動中,示威者跳過圍欄,以免被警方包圍。(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洛杉磯舉行的抗議川普政府移民突襲活動中,示威者跳過圍欄,以免被警方包圍。(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我們會讓部隊遍佈各地」川普在白宮受訪時毫不掩飾地表示,「我們不會讓國家再像拜登時代一樣被撕裂。」

這次軍隊進駐洛杉磯,是自1965年民權運動以來,首度未經州長同意、由聯邦總統直接出兵鎮壓國內民眾。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強烈抗議並提起訴訟,指控聯邦政府踐踏州權。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伊諾斯(Ryan Enos)批評這是「威權式的炫耀武力」,他直言:「根本沒有任何政策理由,為什麼聯邦政府要鎖定洛杉磯這樣的自由派城市。」

鎮壓抗議成政治工具?右派支持者買單

川普與其核心幕僚似乎對這場對峙信心滿滿。根據白宮內部人士透露,他們早就預料地方政府會反彈,目的正是透過強勢鎮壓,向其他民主黨執政的城市傳遞「別輕舉妄動」的警訊。

事實上,從1960年代反戰暴動,到「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M)期間的街頭抗爭,美國歷史一再證明,當街頭出現混亂與暴力,反而有利於右派動員保守選民,「動亂、暴力、鎮壓」這循環經常成為右派的政治養分。正如《經濟學人》分析:「這場衝突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平息動盪,而是製造對立。」

移民成箭靶,無差別掃蕩惹議

此次軍隊進駐的導火線,是川普政府對非法移民的全面圍捕。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辯稱,移民與海關執法人員(ICE)僅針對「最惡劣的犯罪外國人」,但《金融時報》9日報導揭露,執法人員無差別逮捕臨時工,因而引發各界質疑。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則企圖護航稱:「這是阻止非法罪犯入侵美國的關鍵行動。」但批評者直指,這些行動根本是刻意設計的混亂,目的是製造民眾恐慌、合理化更大規模的驅逐出境。

《經濟學人》分析,這一次的鎮壓恐不是一次性的事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經濟學人》分析,這一次的鎮壓恐不是一次性的事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川普正測試法律與憲政底線

川普此舉也引發憲政危機的警訊。根據美國《武裝部隊法》,總統確實可在「叛亂威脅」下出兵,但法律學者指出,這項條文原為抵禦外敵,並不適用於平息和平抗議。美國自由派智庫卡托研究所的比爾(David Bier)直言:「他們就是故意希望事情升高,這樣才能讓強硬手段看起來正當。」

除了出兵鎮壓,川普近日還下令調查政敵拜登與前任官員,並揚言取消與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企業的政府合約,甚至威脅停止對加州撥款。就有評論認為,這一連串行動背後,其實是川普試圖擴張總統權力的測試。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直播中LIVE】【20250731】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