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電動拼裝車亂象叢生,導致旅客求助無門,李坤城、林月琴召開記者會,呼籲交通部訂立全國性指引。(圖/記者楊士誼攝影)
觀光區出現越來越多拼裝電動輔助自行車,卻缺乏統一規範與管理,致車禍與保險爭議頻傳,立委李坤城、林月琴(2)日召開記者會,要求交通部訂定全國性統一指引,李坤城表示,中央有規範才能給地方政府壓力,否則恐成「一國好多制」,應使其儘速訂立自治規範,交通部則表示在兩個月內討論與研擬。
據交通部統計指出,電動輔助自行車事故,2024年高達2325件、死亡24人、受傷2080人,對比2023年2184件、死亡18人,2022年1765件、死亡16人,2021年1059人、死亡9人,逐年明顯增長。李坤城與林月琴上午召開「拼裝電動車出示怎麼管?要求交通部訂定統一指引」記者會,共同指出,近期南寮、池上等地相繼發生拼裝車車禍,旅客受傷卻求助無門,中央應立即訂定全國性指引,或修正「道交條例」第69條規定,明定電動拼裝車運具規定。林月琴強調,拼裝電動車那管問題不僅影響國內觀光業發展,也反映交通部對慢車的管理漏洞與影響國人交通安全,主管機關應儘速正視此事。
李坤城表示,交通部曾指出電動拼裝車在現行道交條例中被歸納為「其他慢車」,屬於地方權責,但沒有明確定義與歸類,導致實務上難以落實道交條例第69條之規範,業者既無保險義務也無須申請營業許可,旅客若發生事故必須自行負擔醫療與賠償費用,毫無保障。他也指出,近期新竹南寮一名旅客騎乘拼裝車時,因偏轉失控導致撞車受傷,事後才知租賃業者沒有營業許可也沒有投保,導致他求償無門。
李坤城強調,交通部應儘速研擬修正「道交條例」第69條,明定慢車、其他慢車、非其他慢車運具之規定,或制訂全國性指引,且必須將車輛檢驗、登記、強制保險、定型化契約、安全教育納入必要項目,督促地方落實管理;林月琴則說,根本原因在於我國慢車管理措施雖已入法多年,但至今未有全國性指引,警方執法難以認定要適用道交條例第32-1或第69條規定,且其他慢車違規行駛道路的車輛所有人,依法僅處3百元罰鍰。
交通部運輸監理司副司長胡迪琦表示,如電動滑板車等新興載具是個人行動器具的一部分,交通部有請運研所研究是否訂定指引供地方參考,本月開始會開會並與地方政府溝通;運監司專委趙晉緯則表示,開單部分會再和警政署了解。
李坤城說,不是將責任推給地方即可,若沒有中央指引,繼續由各縣市自行管理的話,恐成「一國好多制」,讓人難以適從;林月琴也建議交通部應將登記、發照、行駛時間與路段、保險等全納入指引,胡迪琦則表示需兩個月時間處理,地方若有需要,會看如何訂定指引以及協助地方制定自治條例,李坤城也強調,訂定中央指引才能讓地方好做事,否則地方政府常以「中央沒規定」為由而不做,等出事才訂規範,若有指引就可讓地方找不到藉口,如此一來就有壓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