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交通部僅納管新車隔熱紙!路權團體痛斥大開倒車:行人暴露在危險中

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時代力量與路權團體痛批,交通部新規僅納管新車隔熱紙透光率,是大開倒車。(圖/時代力量提供)

▲時代力量與路權團體痛批,交通部新規僅納管新車隔熱紙透光率,是大開倒車。(圖/時代力量提供)

時代力量與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今(10)日批評交通部日前公布的「隔熱紙使用指引」,僅針對隔熱紙單品的透光率進行規範,不僅不符國際標準,更未規劃舊車納管時程,形同讓行人與機車族持續暴露於高風險環境中。機車路權促進會理事羅宜表示,甚至部分業者趁機推出超黑隔熱紙促銷活動,難道這就是交通部所期待的成果?

時代力量秘書長林邑軒以透光率檢測儀器現場實測指出,市售標榜70%透光率的隔熱紙,若貼附於透光率90%的透明隔板上,實際總透光率僅剩約60%;而使用40%隔熱紙時,更只剩約33%。說明交通部單就「隔熱紙本身」的數據管理嚴重失真。

林邑軒說明,汽車原廠玻璃的透光率大多介於75%至80%,貼上70%透光率的隔熱紙,前擋實際透光率恐降至50-60%;若貼40%隔熱紙,甚至可能只剩30%。根據國際研究,當前擋透光率低於70%時,駕駛夜間辨識行人、自行車、孩童的能力顯著下降,反應時間延長、事故風險急劇上升;前側玻璃透光率若低於63%,高齡駕駛的反應會明顯遲鈍,一旦低至35%,所有年齡層的駕駛都將受影響,高齡族群尤為嚴重。

林邑軒強調,多數國家早已明確規定,前擋與前側車窗的總透光率不得低於70%,然而台灣卻僅針對隔熱紙單品規範,完全忽略貼附在車窗玻璃後的實際透光率,民眾黏貼隔熱紙後,若未以儀器實測透光率,就只能依賴民眾的紙本證明,形同自欺欺人,恐讓行人與弱勢用路人暴露在危險之中。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指出,新法仍只針對新車納管,舊車依然可使用過暗隔熱紙,造成「一國兩制」的混亂現象。這違背公平與安全原則。他批評,為穿透過黑隔熱紙,部分駕駛甚至改裝為強光霧燈,造成對向駕駛與用路人視線受損,合法使用透光隔熱紙或未貼紙的駕駛、行人與機車族反而成為受害者。陳愷寧呼籲應全面納管汽車隔熱紙,可設落日條款,但必須溯及既往,並制定「玻璃加隔熱紙」的總體透光率標準,前擋與前側玻璃均應超過70%,後檔亦應納入規範,並於五年內納入定期檢驗,以科學儀器精準量測。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理事羅宜表示,公路局曾承諾將以總體透光率納入管理,且應統一所有車型標準,然而新指引卻大轉彎,只規定隔熱紙單品的透光率,並無視民間意見,放寬前側玻璃僅需貼40%透光率的隔熱紙,根本是大開倒車。

羅宜強調,機車族作為弱勢用路人,長期受到法規與道路設計的歧視,每年機車交通死亡人數接近兩千人,佔整體死亡人數近三分之二。納管汽車隔熱紙,不僅有助機車騎士判斷汽車駕駛視線,更能提升夜間行車安全。納管應涵蓋所有車輛,無論新舊,舊車也可透過落日條款分階段實施。然而交通部卻選擇自我限縮,甚至在政策鬆綁下,讓部分業者趁機推出超黑隔熱紙促銷活動,難道這就是交通部所期待的成果?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監事李先生指出,民間早在數月前即發表聲明,主張前擋與前側玻璃的總體透光率應不低於70%,並以科學儀器定期檢測,強調「透光率不等於隔熱率」。他批評,交通部的做法與國際主流完全脫節,等同迴避核心問題。

李先生最後強調,總透光率過低的車窗,在夜間駕駛下,駕駛人視覺反應相當於酒駕,意即交通部現行政策形同變相放任「合法酒駕」上路。他呼籲交通部立即收回錯誤政策,提出具體的舊車納管時程表,不能繼續讓黑窗車輛威脅脆弱用路人的生命安全。

#交通部

【立院榮譽顧問EP.120】投票沒用論?呱吉和3Q的大罷免大討論!國民黨超爛…但我該去罷免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