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回頭路?中共官媒呼籲:重新使用「同志」一詞  別再用先生小姐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7日發布一篇文章,稱中國社會應該回歸「純樸、平等」,不要再使用美女、帥哥、小姐、先生、老闆等稱呼,應該將「同志」這一名詞撿回來用,且應該讓「同志」回歸主流。此文一出,很快就被專門備份或傳遞中國內部資訊的X帳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轉發,引來大批簡體中文網友討論。有網友就諷刺:「連說什麼話都需要統一口徑了,這真是中國人的好福報啊。」

習近平向軍隊喊「同志好」。(翻攝自CCTV的YouTube)

▲習近平向軍隊喊「同志好」。(翻攝自CCTV的YouTube)

人民日報:讓「同志」成為主流 是民風純樸表現

《人民日報》文章劈頭就寫,曾幾何時,招呼人無須刻意措辭,一聲「同志」便可,「聽者坦然、舒泰。」文章指出後來因為經濟發展、文化多元,稱呼花樣百出,從先生小姐、帥哥媒女、老闆師傅、老師等等,並認為小姐這一稱呼給人輕薄之感,美女一詞也逐漸失去讚美之意,成了泛稱。

文章接著開始稱讚中國「民風純樸、人人平等的年頭」,當時使用的同志稱呼給人志同道合的感覺,不像現今中國社會濫用稱呼,太過輕浮。文章甚至稱「近年來有不少聲音呼籲『同志』稱呼重歸主流,這也是社會風氣重歸淳樸的表現,我舉雙手歡迎。稱呼中的真情實感,值得追求、頌揚。」

1992年蘭州市公安局提醒騎自行車的「同志」遵守交通規則,此處的「同志」便是對一般人的稱呼。(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1992年蘭州市公安局提醒騎自行車的「同志」遵守交通規則,此處的「同志」便是對一般人的稱呼。(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簡中網友酸:道不同,何來同志?

這篇文章很快登上中國網路平台微博的熱搜,「#人民日報呼籲同志稱呼重歸主流」話題的閱讀量已超過6200萬次,討論量也超過2.3萬。微博上可看到不少網友同意「回歸同志」的提議;然而,在「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X貼文底下,可就沒有這麼「和諧」。

不少使用簡體中文的網友說:「連說什麼話都需要統一口徑了,這真是中國人的好福報啊」、「北朝鮮好像也是這樣」、「道不同,何來同志?」、「在同志稱呼流行的時代,等級卻是最森嚴的」,還有人藉著「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帳號名暗酸「李同志不是你同志」。

搶走「同志」用詞 剝奪性少數族群日常用語緩衝

BBC中文網則是在Instagram上發文點出,同志一詞目前主要是作為同性戀者的代稱,然而中國LGBTQ+群體長期面臨政治敏感和社會歧視,因此有網友質疑《人民日報》的呼籲是否在「剝奪這一詞語為特定群體身份所提供的日常語言緩衝」。

BBC還補充,「同志」出自古代漢語,原意為「志同道合的人」,但在共產主義革命期間,中共將「同志」用於稱呼黨內成員和革命戰友。毛澤東時期,「同志」更成為中國社會中最普遍和正式的稱呼之一,其不分性別、年齡和職務,代替了「先生」「小姐」等稱謂。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