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有超過50%的台灣人患有脂肪肝。(示意圖/資料照)
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調查,有超過50%的台灣人患有脂肪肝,但不少人因無明顯症狀而忽視其嚴重性。醫師警告,若放任脂肪肝惡化,不只可能引發肝硬化,甚至可能演變為肝癌。外科醫師江坤俊近日分享一起案例,一名中年男子雖無B、C型肝炎,也不屬肥胖體型,卻罹患肝癌,追查原因才發現,竟與他長期喝一款「偽健康飲品」有關。
江坤俊在節目中分享,該名患者約40多歲,因右上腹劇烈疼痛並伴隨高燒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肝有一顆3公分腫瘤,且壓迫膽管導致膽管擴張及黃疸。開刀時肉眼可見肝臟如同「鵝肝」般油亮,切片病理證實確診肝癌。
無三高、沒肝炎為什麼會得肝癌?
令人訝異的是,該患者既無肝炎,也無家族遺傳高血脂背景,更不是一般認知中會得脂肪肝的「三高胖族」。深入問診才發現,他因為太喜歡喝果汁,心想能藉由果汁補充到維生素、促進健康,一天都會喝好幾杯。
喝果汁健康嗎?
對此,江坤俊說明,果汁與「吃水果」不同,往往是由多顆水果製成,去除纖維後只留下大量果糖,一杯果汁就相當於7至8顆水果的糖分。果糖進入肝臟後無法即時代謝,會轉化為脂肪堆積,長期下來誘發脂肪肝,甚至加速病變惡化。更可怕的是,有些脂肪肝患者會「直接跳過肝硬化」演變為肝癌。

▲一杯果汁相當於7至8顆水果的糖分。(圖/pixabay)
脂肪肝怎麼辦?醫師4大建議助改善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也曾針對改善脂肪肝提出4大建議:
一、減重
蔡明劼指出,只要減去體重10%以上就可大幅改善肝脂肪堆積;減去體重30%,還能改善糖尿病、脂肪肝及肝纖維化。
二、飲食控制
應減少精緻碳水、飽和脂肪與含糖飲料攝取,尤其果糖是脂肪肝的高危因子。
三、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訓練,有助於提升肝功能與胰島素敏感性。
四、其他方式
若生活調整無效,也可評估手術或藥物治療,如減重手術或醫師監控下使用瘦瘦針等療法。
蔡明劼提醒,脂肪肝與多項代謝疾病息息相關,包括胰島素阻抗、高血脂、高血壓甚至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並非肝臟單一疾病所導致,而是全身代謝警訊。他也呼籲民眾,從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少碰果汁、加工品與高糖飲品,才能真正從源頭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