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沛嘉/新北報導

▲瓊斯盃地貼引發安全疑慮,籃協已移除整片白色地貼,換成「割字貼紙」。(圖/記者張沛嘉攝影)
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火熱開打中,然而近期卻因為球場地貼,讓賀家兄弟「賀家兄弟」賀丹(Adam Hinton)、賀博(Robert Hinton)等球員都意外滑倒,14日球場的罰球圈已經換掉整個覆蓋的白色地貼,只剩下贊助商字體,中華籃協副秘書長張承中14日說明「都符合規定」,不過既然發生問題願意再檢討改進。
張承中14日說明,瓊斯盃地貼的規格是EN13036,防滑係數在80以上,與TPBL聯盟、FIBA相同,PLG聯盟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4支球隊都有默契,「籃協這次用的地貼是一樣的,都是符合規定」,不過瓊斯盃在罰球線、罰球圈貼上地貼,台灣職籃並沒有,前役許多球員因此滑倒引發安全疑慮,中華籃協將罰球圈的整片地貼移除,只剩下「割字貼紙」。

▲中華籃協副秘書長張承中說明瓊斯盃地貼問題。(圖/記者張沛嘉攝影)
瓊斯盃因為有多年歷史,張承中坦言通常都會按照往例執行下去,「過去瓊斯盃也都有地貼,不過現在發生問題,我們願意再檢討改進」,至於為何規格相同卻頻繁發生滑倒事件,張承中表示也很驚訝,無法說出準確的原因,不過出現問題就立刻改進,「可能因為汗水、天氣潮濕有關」,現在會請觀眾進場都過腳墊讓濕氣降低,中場也會加強拖地。
另外以後瓊斯盃是否要在罰球線、罰球圈貼地貼,張承中表示的確可以討論,「球員安全放在第1位,我們好還要更好,現在發生滑倒事件,我們願意再檢討改進」,也會考慮跟著時代進步,用雷射等方式讓廣告露出,「但這牽涉到成本問題,整體都會評估,並且認真檢討,盡量避免地貼滑倒事件。」
瓊斯盃賽程過於密集也是爭議討論點,不少球迷認為增加球員負擔,外隊來台意願降低,不過張承中解釋「近期沒有聽到外隊因此不願意來,這幾年賽程都是這樣安排」,瓊斯盃必須考量外隊無法待太久、球員時間緊湊、國際賽時程、場地時間,「不要讓球員連戰太多天是現在的趨勢,就像前面說的,瓊斯盃因為悠久歷史通常會按照往例,不過這確實可以再檢討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