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沈玉琳罹血癌!醫揭「3大症狀」:出現一個就要警覺

娛樂中心/唐家興報導

沈玉琳罹患血癌,醫生提醒「3大症狀」只要出現其中任何一個就要警覺。(圖/翻攝youtube-T爆事件頻道)

▲沈玉琳罹患血癌,醫生提醒「3大症狀」只要出現其中任何一個就要警覺。(圖/翻攝youtube-T爆事件頻道)

57歲知名藝人沈玉琳日前驚傳住院,引發外界關注。昨(6日)他透過社群平台公開證實罹患血癌,消息震撼演藝圈。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巫康熙指出,血癌是一種「很難了解」的癌症,但若出現如「嚴重貧血到走路會喘」、「不明瘀青」、「發燒卻無明確感染源」這三大症狀之一,就要高度懷疑可能罹患血癌,建議盡快抽血檢查確認。

血癌從骨髓發病,初期症狀常被忽略

巫康熙醫師在其臉書專頁表示,血癌是一種源自「骨髓」的癌症,當癌細胞侵占骨髓時,就會影響血球的正常製造功能。
例如:

* 紅血球下降會導致貧血、氣喘、臉色蒼白;

* 血小板下降則會出現不明原因瘀青;

* 白血球異常可能造成頻繁發燒。

他提醒,雖然多數癌症難以透過抽血即時發現,但血癌通常在抽血檢查中會呈現異常數值,因此出現上述症狀時,不應掉以輕心。

血癌類型繁多,治療方式差異大

巫康熙指出,血癌並非單一疾病,而是涵蓋多種類型,每一種治療策略都不盡相同。
目前進入基因醫療時代,他強調「基因檢測」在血癌治療中扮演關鍵角色。某些血癌可以透過標靶藥物控制,但也有不少案例需依賴骨髓移植提高治癒率。

此外,雖然成人與兒童的血癌分類相似,但治癒率差異明顯,兒童血癌的治癒機率普遍優於成人

骨髓移植是血癌關鍵治療手段

談及血癌治療手段,巫康熙提醒:「即便不是每一位血癌病人都需接受骨髓移植,但這依然是重中之重。」
若患者帶有不易治療的基因變異,或對現有療法反應不佳,骨髓移植就是下一步的重要選擇。

所謂骨髓移植,也稱「造血幹細胞移植」,現今多以周邊血液幹細胞為主要來源,捐贈過程類似捐血,只需簡單打針,對身體無長期副作用。儘管傳統骨髓移植講求配對,但半吻合移植技術的進步,已大幅降低配對難度,讓更多患者找到生機。

醫籲警覺初期症狀,及早檢查增加存活率

血癌雖然複雜、難以掌握,但並非不可治癒。巫康熙最後強調,最關鍵的是民眾需了解血癌初期症狀,一旦出現異常,應儘速就醫、抽血檢查。透過基因分析與多元治療工具的配合,不少血癌病人都有重拾健康的機會。

巫康熙在臉書專頁「巫康熙醫師」發文說明血癌相關知識。(圖/翻攝自巫康熙臉書)

▲巫康熙在臉書專頁「巫康熙醫師」發文說明血癌相關知識。(圖/翻攝自巫康熙臉書)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