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公督盟呼籲立法院長韓國瑜,應苦民所苦,再召集協商積極處理附屬單位預算。(圖/公督盟提供)
中南部飽受颱風、豪雨等災害,行政院也預計提出「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以利於災後重建。公督盟今(8)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朝野卻忽視今年高達5.6兆的附屬單位預算還未三讀通過,包含協助河川疏濬、清淤水資源作業基金等預算延宕超過250天還沒辦法確定。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也呼籲立法院長韓國瑜,應苦民所苦,再召集協商積極處理。
公督盟理事長謝東儒表示,本會期是立法院史上最長會期,公督盟多次強調朝野各黨團應該好好把握時間,處理重大民生議案,但是院會、委員會的開會時間卻屢創新低,甚至有一天院會不到15分鐘就散會。他呼籲,面對今年度違法延宕八個月的國營預算,若不在趁著延會期間處理,難道又要拖到年底,重演年初的總預算審查之亂?他呼籲朝野盡速協商,積極處理基金預算。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強調,下半年又要處理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行政法人預算、第二預備金,以及特別預算,若按照目前的開會效率,將一直延宕,「還不如讓人民公投要求,立法委員未依法如期審完國家預算前,都不得支領薪資!」他也呼籲韓國瑜「苦民所苦」,再召集協商積極處理基金預算。
公督盟政策部主任陳利益表示,附屬單位預算審議幾乎年年延宕,民國102年的甚至至今還未通過,也不會通過。而受到年初總預算之亂,許多報復性刪凍影響,不少單位已提出「第二預備金」動支,仍卡在立法院沒審議。陳利益認為,雖然《預算法》訂有補救措施,但在實務操作上,多數機關基於對立法院的尊重,往往不敢超支尚未通過的預算。尤其在行政與立法分立下,行政部門更傾向謹慎保守。
陳利益也以今年度的預算為例,包括台水公司的新興供水穩定計劃、辦理災後復耕的「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基金」、負責疏通維護渠道的「農田水利事業作業基金」,以及協助管理河川疏濬、水庫清淤的「水資源作業基金」都恐受到嚴重影響,對於施政效率與民眾權益造成重大傷害。「這不僅是自我閹割立法權,更讓重大民生計畫陷入進退失據的不確定狀態!」
公督盟常務理事陳雪梨指出,按照慣例,本會期是法案會期,但即便延會兩個多月也才三讀通過36個法律案,遠低於過去幾屆同期的立法表現,還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兒童托育服務法等還沒處理,常設委員會更有超過一半時間都在辦理考察,顯見「延會」已經淪為掩蓋立委怠惰的遮羞布。陳雪梨也強調,7月4日至今,韓國瑜甚至從未召集過正式黨團協商。
公督盟也提出三大要求:
一、要求立法院長韓國瑜應重啟協商,將國營事業/基金預算列為優先議程。
二、 呼籲朝野各黨團,延會期間應盡速嚴審今年度逾 5兆的國營事業/基金預算。
三、 立法院全面檢討預算審查機制,勿再違法延宕,嚴重影響下半年預算審議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