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台灣關稅20%+N!中經院長曝「免疊加代價」:韓國花了3500億都沒換到

財經中心/黃韻璇報導

美國對各國祭出「對等關稅」,其中台灣適用稅率為20%。(示意圖/資料照)

▲美國對各國祭出「對等關稅」,其中台灣適用稅率為20%。(示意圖/資料照)

美國對台灣祭出20%對等關稅,實際稅率計算是各商品原有稅率加上20%,經貿辦表示我方持續與美方爭取更合理稅率;而「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被視為可豁免近日美國新開出的「100%」半導體關稅。對此,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就列出4點解析「疊加關稅」,直言韓國花了3500億投資美國,都沒換到稅率不疊加條款。假設台灣到時候真的鐵了心要換到這條款,大家能不能接受對美幾千億美金的投資或採購?

針對疊加關稅,經貿辦指出,根據川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簽署的行政命令,各國對等關稅是採產品原有MFN(最惠國待遇)關稅稅率再加上該行政命令附件1所列對等關稅稅率,未列於附件1的國家,則為MFN關稅疊加10%的對等關稅。該行政命令中,僅有已與美方達成協議的歐盟、日本,其對等關稅不是用疊加方式計算。

另據美國7月31日最新的行政命令,從8月7日起,瑞士是原有稅率疊加39%、印度是疊加25%、越南疊加20%、菲律賓、泰國及印尼等3國是疊加19%、韓國是疊加15%等。依此原則,台灣關稅為產品的原有MFN關稅疊加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20%。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昨(10)日在臉書PO文列出4點解析:

一、對等關稅原則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目前只有歐盟和日本在談判時成功把不疊加條款納入。台灣現在是「暫定」稅率,也就是說談判都還沒有完成,當然是適用原則,不可能是適用例外。連韓國把對美投資提高到3500億美金,都還沒有換到不疊加條款,台灣現在談到一半就適用不疊加條款,那韓國總統不是哭死。

韓國把對美投資提高到3500億美金,都還沒有換到不疊加條款。(圖/翻攝自美國白宮臉書)

▲韓國把對美投資提高到3500億美金,都還沒有換到不疊加條款。(圖/翻攝自美國白宮臉書)

二、一群人抱怨說政府談判團隊能力差。台灣在貿易談判堪比棒球比賽,每次中華隊出去比賽,鄉民都信誓旦旦說哪個投手或是哪個打擊策略才會贏,一群鄉民都比教練還厲害。上次打經典賽資格賽,鄉民罵教練調度失敗輸給西班牙,最後反敗為勝的時候,一堆人又買雞排洗門風。其實台灣球員就那些人,每次組隊也這些球員。同樣的,不論藍或綠執政,派出去貿易談判的就是那些人,幕僚也是中經院或台經院。藍綠同樣一批人,沒有什麼黨派之分。

三、很多人在抱怨談判黑箱,為什麼不事先讓國內知道。個人是贊成貿易談判應該讓國內多參與,但也必須要說,川老大是故意把貿易談判變得很難透明化。假設大家對貿易談判有了解的話,不難知道貿易談判都是用「年」來算的。先期雙邊先磋商要開放的項目,再針對受影響產業做分析,開公聽會進行產業溝通,政府再討論如何補貼和產業轉型,後面貿易談判有成果先簽草約,兩邊再回去確定後簽正式合約,到最後簽約時,兩邊都不知道把合約看了多少次,絕不會有簽完後雙方各說各話的情況。

四、對等關稅主要影響的是台灣的傳產,這些產業在這幾年真的蠻辛苦,不論是匯率或稅率都對他們不利。從產業觀點來說,當然盼著政府能談成比較好的條件。台灣現在還在談判中,希望納入稅率不疊加條款,相信這也是談判會努力的方向。

最後,連賢明直言,川普在貿易談判是很現實的,低稅率要拿大投資或大採購來換,就連川普最鐵的盟國以色列,稅率也是拿15%而不是英國的10%。韓國花了3500億投資美國,都沒換到稅率不疊加條款。假設台灣到時候真的鐵了心要換到這條款,大家能不能接受對美幾千億美金的投資或採購?

#台美關稅掀牌
推薦專題

【94要客訴】黃國昌宣布要選新北市長!國民黨冷回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