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國民黨再次被點名警告 美國對台灣的支持處於緊要關頭

文/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美國對台灣的支持 處於緊要關頭(國民黨再次被點名警告)】

​America’s Support for Taiwan Is at a Critical Juncture,這篇文章剛刊登在「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是由共和黨前國家安全顧問的幕僚長葛瑞(Alex Gray)所著。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撰文【美國對台灣的支持 處於緊要關頭(國民黨再次被點名警告)】。(圖/翻攝自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撰文【美國對台灣的支持 處於緊要關頭(國民黨再次被點名警告)】。(圖/翻攝自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這篇文章在副標題就直接點名中國國民黨刪除軍事預算會影響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文章內容也提出許多政策上的建議,而中國國民黨的政客也已經用很難聽的話罵回去。正好,我們可以把這篇文章和前陣子引發軒然大波的惠頓(Christian Whiton)稍微比較。

1. 葛瑞和惠頓兩個人都是第一任川普政府官員,但Gray整整服務四年的川普政府,最高曾任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的幕僚長,而惠頓最高是擔任國務院戰略溝通資深顧問不到一年。惠頓雖然曾經幫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金瑞契(Newt Gingrich)和克魯茲(Ted Cruz)這些共和黨大咖競選總統,最近的關係應該是前副總統錢尼的副國安顧問葉望輝(Steve Yates)。

而葛瑞被視為是當今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的子弟兵,前老闆歐布萊恩目前也還是少數可以和川普直接對話的第一任政府前官員。這意味葛瑞就算不是當前美國的權力中心,與川普的距離也更近一些。

2. 葛瑞對台灣也相當熟悉。他在國安會期間就是首任大洋洲及印太安全事務主任。卸任後除了曾在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做駐點研究員,直到今天也還是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的非常駐研究員。從他的文章也看得出來,他對台灣時局的癥結也掌握得比惠頓更準確。

​3. 葛瑞的文章刊登至今有幾天時間,在台灣及美國引發的討論可以說沒有惠頓來得大。撇開惠頓文章背後是否有媒體刻意操作聲量的痕跡,惠頓的行文方式是搜集許多不利民進黨的論點,其中一些論點不但將民進黨政府從意識型態上與MAGA保守派對立,甚至還有若干論點有不準確或者缺乏可行性之處(請見我們前面兩篇文章的分析)。這使得惠頓的文章更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傳播效果,也可能在意識型態上很合MAGA派的胃口。

​4. 相對而言,葛瑞的觀點其實可以說是華府政策界人士對台灣政局相當主流的觀點。葛瑞整篇文章並沒有像惠頓那樣將台灣當今的困局以及華府對台灣的疑慮歸咎於民進黨政府,而是直接點名並評論大砍國防預算的中國國民黨。

​這說法其實在今年3月初柯伯吉(Elbridge Colby)在國會的聽證會上就被參議員蘇利文(Dan Sullivan)指出,兩人在討論中也提到這是華府國會及政府許多幕僚都在討論的事。若再觀察美國著名兩岸問題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對兩人文章的評論,葛來儀洋洋灑灑寫了11篇推文指出他對惠頓文章的認同以及異議之處,但對葛瑞的文章只說是「友善的警告」(friendly warning)。可以推測葛瑞的論點起碼沒有太多爭議或需要葛來儀評論之處。

​從這點來看,台灣有許多評論者是刻意地忽略了真正代表華府智庫主流觀點的文章,反而去刻意炒作相對比較少數觀點的惠頓的文章。甚至當葛來儀做了許多評論之後,還有泛藍學者把它超譯成葛來儀認同惠頓的文章,這其實完全是錯誤的解讀。

​5. 我們在大罷免之後就評論,既然白藍兩黨可預見地將鞏固在國會的多數地位,美方將不可避免將白藍(尤其佔多數的國民黨)視為承擔部份台灣治理責任的交涉方。葛瑞在文中期許台灣能將軍費提升至GDP的5%,高於賴清德總統承諾的3%,但葛瑞指出要達到這個目標最大的關鍵在於國民黨,而且直接提醒國民黨「軍費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defense spending is not a luxury but a necessity)。

​近期在台美關稅談判中已經出現對美軍購是否可計入貿易額的討論,但無論如何美方都會十分關注台灣有哪些強化國防的作為。國民黨自然會持續對美方解釋說明自己不但親美,也致力於強化台灣國防,只是努力方向和民進黨政府不同。但就像美國人常說的「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動勝於空談),美方對國民黨的觀察不會只聽他們的流利英文,也會看國民黨委員在立法院的實際作為。再講得更白話一點,國民黨整天用英文跟美國人講說自己多麼地支持國防,美國人不是笨蛋(許多人的中文也都非常好的),他們會看在立法院是誰整天砍國防預算、阻擋台灣加強備戰。

​國內政治議題再怎麼吵架,其實都是民主政治的常態;在野黨監督甚至杯葛執政黨,也都很正常。然而,在國家安全方面的議題,希望所有的民意代表們都能夠尊重專業,不要再拿來當做政治鬥爭的素材。這是攸關我們國家生存的大事啊!​

外稿
#美中台角力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