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程正邦報導
司馬懿(右)深謀遠慮、擅長權謀,連曹操都曾想除掉他。(影視圖/翻攝自百度百科)在中國歷史的浩瀚長河中,姓氏不僅是家族的標誌,更承載了深厚的文化與權力變遷。在眾多姓氏中,有一個姓氏顯得尤為特殊:司馬。儘管如今司馬姓的人口僅約28萬,但在歷史上,這個家族卻誕生了驚人的12位皇帝,統治時間長達155年,使其成為中國歷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之一,遠超清朝(12位)和明朝(16位)的君主數量。
魏國最後一代皇帝曹奐是曹操的孫子,被司馬炎逼迫讓位。(圖/翻攝百度影視)從官職到顯赫世家:司馬姓的起源
司馬姓的起源並非源於血緣,而是來自一個古老的官職。在西周時期,「司馬」是一個掌管軍馬與軍政事務的官職。隨著時間推移,這個職位的重要性逐漸提升,最終成為統管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長官,而後世子孫便以官職為姓,形成了「司馬」這個姓氏。春秋戰國時期,司馬氏已有顯赫家族,如晉國的司馬氏、趙國的名將司馬尚。
晉武帝司馬炎建立晉朝後,追封爺爺司馬懿為高祖宣皇帝。(影視圖/翻攝百度百科)到了東漢末年,司馬家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當屬司馬懿。他憑藉著卓越的政治手腕和深謀遠慮,在曹魏政權中屢建奇功,甚至連曹操都對其忌憚三分。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成功奪取了曹魏的軍政大權,為司馬家族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的兒子司馬昭繼承了父親的志向,繼續鞏固家族勢力,為最終的改朝換代鋪平了道路。
司馬炎畫像。(圖/翻攝維基百科)西晉王朝的誕生:155年出18位皇帝
司馬家族的第一位皇帝是司馬炎。他並非憑空登基,而是站在了祖父司馬懿和父親司馬昭的肩膀上。西元265年,司馬炎「禪讓」了曹魏的帝位,正式建立了西晉王朝。自此,司馬家族開啟了長達155年的統治,經歷了西晉和東晉兩個時期。儘管期間歷經「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等動盪,但司馬家族依然延續了王朝的命脈,最終在東晉末期才被權臣劉裕取代。
劉邦建立的漢朝出了59位皇帝,遙遙領先其他帝王姓。(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相較於統治了276年、共16位皇帝的明朝,以及統治了268年、共12位皇帝的清朝,司馬家族雖未統治最久,但其皇帝數量仍相當可觀。從開國皇帝司馬炎,到東晉末代皇帝司馬德文,這個家族總共誕生了15位皇帝,而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這3位在晉朝建立前的奠基者,也被追諡為皇帝。
武則天(左)和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的戀情讓人津津樂道,她一女侍兩帝,最後也成為中國唯一正式登基為女皇帝,建立短暫15年的武周政權。「帝王姓」排行:劉姓壓倒性領先,李姓次之
儘管司馬這個姓氏成為「帝王姓氏」中最為耀眼的存在。但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若論「帝王姓」排行,漢朝劉姓最多,從漢高祖(劉邦)起算,在 1343 年中共有 59 位皇帝出自劉姓家族;唐代李姓其次,不僅出了 20 位皇帝,也因大規模賜姓政策,令李姓人口激增。司馬姓雖非最多,但在晉朝為皇室姓氏,仍具帝王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