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南韓總統李在明即將展開上任後首次重要外交出訪行程。根據青瓦台公布的規劃,李在明將於8月23日至24日訪問日本,隨後啟程前往美國,並於8月25日在華府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首次高峰會。外界關注,這趟「連訪日美」之旅,將涉及討論關於台海問題、韓美軍費分擔、中國威脅到北韓無核化等一連串敏感議題。
南韓總統李在明訪日、美前夕,民間團體在首爾一面手舉著有川普和石破茂照片的手牌,一面高呼主權與和平。(圖/美聯社/達志影像)先赴日會見首相石破茂
李在明與第一夫人金惠景預計將於23日上午抵達日本,先與旅日韓僑共進午餐,下午則將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談並一同共進晚餐。隔日(24日)他還將會見日本國會主要人士,之後便啟程飛往美國。
據《韓聯社》21日報導,訪日前李在明接受了日媒《讀賣新聞》專訪,特別針對慰安婦及二戰時期非法徵用朝鮮勞工訴訟、日本漁產品進口限制、與北韓核武等議題表達務實立場。李在明重申,不希望推翻前政府所達成的歷史協議。李在明表示:「這些協議雖然在韓國國民看來難以接受,但作為國家之間的承諾,『不應該隨意推翻』。」他強調,自己必須同時顧及「政策一貫性與國家對外信譽」以及「受害者與家屬的心情」。
盼與日創「新共同宣言」
李在明也指出,歷史問題對韓國人民來說「是很痛的議題」,希望雙方能盡量以務實角度來面對,「不要陷入對立,而是努力尋找理解與解決的方法」。更拋出希望能推動一份超越1998年時任南韓總統金大中與日本首相小淵惠三發表的「日韓共同宣言」的「新共同宣言」,藉此讓兩國在經濟、安全、文化、環境等多領域深化合作。他也強調「韓日之間應該恢復『穿梭外交』」,讓領導人能定期互訪、隨時交流。
不過,對於日本方面希望南韓能盡快解除部分地區水產品進口限制,李在明則語帶保留,表示「南韓民眾的信任要先恢復,才有可能進一步討論」。
訪日結束即轉往華府
結束訪日行程後,李在明將於8月24日至26日訪美,行程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25日與川普在華府的首次峰會。
據路透22日報導,川普預計將再度向南韓施壓,要求大幅提高對駐韓美軍的軍費分擔。目前南韓每年已支付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5億元),還出資建設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駐韓美軍韓福瑞斯營區(Camp Humphreys),但川普過去多次喊話,甚至拋出要南韓支付50億到1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千億元至3千億元)的數字。
李在明將展開一連串外交行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對中問題恐讓李在明陷兩難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地緣政治與外交政策部門主任車維德(Victor Cha)直言:「川普很明顯還想要更多,他希望所有盟友的國防支出能占GDP的5%,但南韓目前只有3.5%。」
同時,美國國防部內部也討論過調整駐韓美軍規模,並推動將同盟焦點轉向中國。這讓李在明陷入兩難,因他雖然一再強調支持韓美同盟,但也表態要在美中之間保持「平衡路線」。專家預測,駐韓美軍是否會擴大任務範圍因應台海衝突,也將成為峰會爭點;然而推測李在明應只會接受文字籠統的相關聲明。
對北韓重申外交途徑 但進展恐很有限
至於北韓問題,外界預測川普與李在明在立場上大致相近,兩人都對與金正恩重啟對話抱持開放態度。但專家認為,這次峰會恐怕不會有太多實質突破,頂多是「重申外交途徑,並再次喊出無核化目標」。
李在明在《讀賣新聞》專訪中也表示,將透過與華府緊密合作,為「最終拆除北韓核武計畫」打下基礎,同時尋找「南北和平共存、共同繁榮的道路」。
行程最後,李在明將於8月26日前往費城,視察韓企韓華集團(Hanwha Group)收購的費城造船廠(Philly Shipyard),隨後搭機返國,結束出訪行程。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