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朱祖儀報導
北捷進站時會有不同音效。(圖/資料照)台北捷運方便又快速,是不少人相當仰賴的大眾運輸之一,但你有發現進站時的嗶卡聲藏玄機嗎?網紅「鹽魚」近來就指出,嗶卡時聽到2種不同聲音,代表的意思不同,其中一個代表你應該儲值了。許多網友得知後驚呼,「第一次知道,還以為是隨機的」、「好酷,長知識了!」
鹽魚在TikTok發出影片指出,捷運進站時會有2種神秘的聲音,其中一種是單一聲音「嗶」,這代表卡片內的餘額超過100元,但如果聽到「嗶~幫幫」就要留意了,這個意味著使用者卡片餘額低於100元,應該儘早儲值,避免之後進站餘額不足。
不少人表示,「第一次知道欸,好酷」、「我一直以為這個聲音是隨機的」、「我現在才知道,下次來試試看」、「原來喔~今天終於長知識了」、「搭這麼多年,第一次知道」、「我一直以為是每個捷運站聲音都不一樣,但也有人笑說,「根本沒注意過,我都等餘額不足才去儲值。」
事實上,持悠遊卡進驗票閘門的提示音及燈號,都是有個別意義的,據北捷網站顯示,普通卡、學生卡、優待卡進站時,會「噹」1聲的鋼琴聲,無燈號顯示;敬老卡則是「噹」1聲的鋼琴聲,閘門上方燈號顯示橘燈、下方指示燈號閃橘燈;愛心卡及愛心陪伴卡(須跟隨於愛心卡後方接續刷票使用)是「噹」1聲的鋼琴聲,閘門下方指示燈號閃橘燈。
持台北市國小數位學生證、台北市兒童優惠卡或新北兒童卡,為「噹」1聲的鋼琴聲,閘門上方燈號顯示橘燈、下方指示燈號閃橘燈;若電子票卡出現異常,則會聽到「叮叮」2聲高音的鋼琴聲,閘門上方燈號顯示紅燈,卡片餘額低於100元,就是「噹啷~噹噹」滑音加上2聲的鋼琴聲,提醒旅客加值,無燈號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