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許智超報導
美國學者擔憂,川普(左)可能為了修復美中關係而犧牲台灣的利益。(圖/翻攝自川普臉書)南韓總統辦公室16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預計10月29日抵達首爾,將參加31日登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會出席,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日前透露,川普仍計劃與習近平會面。對此,美國南加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葛羅斯曼(Derek Grossman)坦言,川習會可能引發一場危險的交易,擔憂川普可能為了修復美中關係而犧牲台灣的利益。
《日經亞洲》16日刊登葛羅斯曼教授的評論,他指出,川普近期多次宣稱要「重新設定」美中貿易關係,甚至透露有意訪問北京,同時川普在台灣議題上表現得格外謹慎,包括停止台灣4億美元軍事援助,以及限制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似乎是在營造有利與中國談判的氛圍。
另一方面,川普政府在籌備一筆創紀錄的對台軍售案,金額超過他第一任期的183億美元,並計劃在「川習會」後正式宣布,而川普即將發布的新《國防戰略》也將繼續以「大國競爭」對抗中國為核心。
對於川普釋出兩種看似矛盾的訊號,葛羅斯曼解釋,過去美國政府在對中政策中常採取「軟硬兼施」的策略,因此川普的「接觸與對抗並行」政策並非全無先例。然而,川普與歷任總統的最大差異在於其「交易導向」的特質,尤其傾向促成能讓他本人、家族或川普企業獲利的協議,這種情況在他第一任期就曾多次上演。
葛羅斯曼警告,川普若因個人動機而接受習近平的提案,可能會危及台灣的安全,而過去美國總統少有在與中國談判中,以台灣作為籌碼的情況,但川普不同於前任,其交易式的作風與個人動機,可能讓習近平看到可乘之機,因此他呼籲,川普應避免習近平的提議,並在這敏感的時刻更加明確地支持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