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夏天炎熱,許多民眾要開冷氣才睡得著。(示意圖/PIXABAY)台灣夏季高溫難耐,長時間開啟冷氣已成生活必需,隨之而來的「天價電費單」往往讓民眾心驚膽顫。然而,近日一名網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了一則令人難以置信的經驗:他住在21坪的空間內,冷氣在8月至10月的兩個月計費期間(約61天)幾乎是24小時連續運轉,原本預期電費將會破萬,結果帳單出爐,總金額竟然只要1205元!
這張「佛心」的電費單在PTT等論壇引發了大量討論,網友紛紛曬出自家動輒數千元的帳單,直呼羨慕。專業內行人解析,這並非單純運氣好,而是精準掌握了現代空調的「省電黃金法則」。
原PO曬出電費帳單,稱兩個月開冷氣沒關只要一千二,讓其他網友羨慕不已。(圖/翻攝自PTT)炎夏不關機!平均每度電價約2.13元
根據這位網友分享的帳單截圖,這兩個月期的用電度數為564度,應繳金額為1205元。換算下來,平均每度電價僅約2.13元。
許多網友對此低廉價格感到不可置信,但專業人士隨即指出,原PO能維持超低電價的關鍵,除了受益於台灣電力公司(台電)的分級累進費率(用電度數較低者,平均電價自然低廉)之外,主要還是來自於選用的冷氣機種。他讚嘆:「變頻大噸數真的省!」
台電臉書也曾分享吹冷氣想省電的撇步,只要設定在26至28度並搭配電扇或循環扇,就能維持室內涼爽,同時提醒民眾務必定期清洗濾網,免得灰塵累積過多導致冷房效果降低。
原PO曬出電費帳單,稱兩個月開冷氣沒關只要一千二,讓其他網友羨慕不已。(圖/翻攝自PTT)變頻是基本盤,「噸數匹配」才是省電核心
能源專家強調,影響冷氣耗電量的兩大關鍵因素是「變頻技術」與「噸數匹配」。
1. 變頻的原理: 變頻冷氣相對於定頻冷氣,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壓縮機不會頻繁啟動和停止。當室內溫度達到設定值後,變頻壓縮機會轉為低頻低功耗運轉,以維持恆定溫度,避免了定頻冷氣反覆啟動時所產生的高耗電。
2. 噸數匹配: 針對原PO家21坪的大空間卻能維持低耗電,內行人士點明,關鍵在於冷氣噸數(製冷能力)足夠大且與空間匹配。如果冷氣噸數不足,壓縮機必須長時間「全速」運轉才能勉強達到設定溫度,反而會消耗更多電力。
台電建議,冷氣溫度設在26-28度,拉上窗簾可以省電。(示意圖)每坪需500Kcal/hr是標準 頂樓西曬戶「噸數加大20%」
知名品牌三菱重工空調建議,挑選冷氣時,必須根據空間坪數精確計算所需的冷房能力(以Kcal/hr或kW為單位)。一般情況下每坪空間所需的最佳冷房能力約為 500 Kcal/hr。
但冷氣噸數並非一成不變,還需考慮房屋的熱源條件。若安裝空間位於頂樓或面臨嚴重的西曬問題,熱能滲透會大幅增加。此類高熱源空間,建議應將所需的冷房能力提高約 20%進行估算,即以 600 Kcal/hr作為每坪的標準。
總結來說,網友這張驚人的電費單,是「一級變頻」、「大噸數」以及「正確匹配空間」三者完美結合的結果。想要在炎炎夏日享受清涼,同時避開「電費懲罰」,消費者在選購冷氣時必須擺脫「買小省錢」的錯誤觀念,依據實際坪數與熱源條件,選擇足夠強勁、高能源效率的變頻機種,才能真正實現長久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