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鄭麗文3大考驗!激進兩岸論述恐讓2026參選人有壓力

前立委鄭麗文贏得國民黨主席,接下來除了將面對2026年縣市長提名的課題外,這次黨主席選戰中被質疑的境外勢力介選疑雲,以及她的兩岸主張,都是未來黨內可能的爭議,再加上如何整合藍白,挑戰才剛開始。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圖/中央社)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圖/中央社)

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今天出爐,鄭麗文當選新任黨主席,首要任務除了弭平這次選戰與其他候選人之間的閒隙,促成黨內團結外,就是2026年各地縣市長參選人的提名作業。黨內人士坦言,鄭麗文在黨內資歷、經驗尚淺,如何協調、提名縣市長人選,會是考驗。

但黨內人士也說,鄭麗文獲得桃園市議長邱奕勝、前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等人的支持,邱奕勝、李乾龍都會在各地幫忙鄭麗文調和鼎鼐,這將為她加分不少,加上熟悉黨內運作的前立委李德維,與黨內各要角都有不錯的關係,也可成為鄭麗文不可或缺的溝通管道。

黨內人士接著說,鄭麗文參與野百合學運,曾是民進黨員,政治生涯橫跨藍綠,非傳統藍營出身,戰鬥性格鮮明,未來帶領黨的路線上,會與過往有些許的不同,或許黨內未來需要點時間適應。

除此之外,在這次選戰中,鄭麗文獲得特定媒體力挺,加上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公開質疑大陸介選,甚至要求大陸官方出面制止,意外掀起國民黨內的兩岸路線之爭。

一位藍營人士分析,相較現任主席朱立倫、前主席吳敦義、江啟臣等人,鄭麗文的兩岸立場在論述上不是那麼「中間」,例如她喊出要台灣人自豪說「自己是中國人」等,可能會讓藍營各地的參選人產生壓力,如何化解,將是她上任後的功課。

藍營議員指出,2026年選戰還有一項重點,就是藍白合。鄭麗文未來如何與白營協調縣市長人選,如何建立相關初選制度與默契,需要多花心思以及多下功夫,在大罷免後在野氣勢大振之時,如何延續甚至加強氣勢力道,也是鄭麗文的考驗之一。

除此之外,輔選人士提到,在失去黨產,無法充分金援各地參選人的狀況下,黨中央在選舉中的重要性下降不少,加上多位藍營各縣市首長皆是黨內中生代要角,擁有高民意,新主席如何統整大部隊,扮演稱職的總教練,挑戰才剛開始。

中央社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