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在北韓邊境,使用中國手機成了極高風險行為。保衛部最新警告「情節嚴重者可處以槍決」,引發當地民眾恐慌,許多人選擇關機藏匿。手機原為民生、聯繫與經濟工具,如今卻被視為「叛國證據」。面對高壓掃蕩與電波追蹤,人民深陷恐懼,反映出政權對外界資訊流入的極度焦慮。(圖/翻攝自華為網站)在北韓邊境,使用中國手機成了極高風險行為。保衛部最新警告「情節嚴重者可處以槍決」,引發當地民眾恐慌,許多人選擇關機藏匿。手機原為民生、聯繫與經濟工具,如今卻被視為「叛國證據」。面對高壓掃蕩與電波追蹤,人民深陷恐懼,反映出政權對外界資訊流入的極度焦慮。()
還記得中國十一國慶時,北韓金正恩與中國習近平、俄國普丁並肩同行的畫面嗎?外界都認為,這三個國家情同手足,但真的是這樣嗎?北韓對外情報封鎖再升級!近期傳出平壤當局下令全面掃蕩使用中國手機的行為,甚至以「可能處決」的嚴厲措辭威脅邊境居民,引發民眾極度恐慌。據朝鮮內部消息來源透露,國家保衛省在九月底向各地保衛部發出指示,要求於第四季之前「查辦所有仍在使用中國手機的人員」,此舉被視為北韓歷來對外通訊管制中最強硬的一波。
專注北韓分析與獨家報導的DailyNK引述兩江道惠山市消息人士指出,近日當地幾乎人人聞「手機」色變。「北韓保衛部最近的講話非常嚴厲,明言擁有或使用中國手機等同於自證為間諜行為,是威脅國家安全的反體制罪行,若情節嚴重,將依法處決。」消息人士形容,整個城市瀰漫著「前所未有的恐懼氣息」,許多居民即使手上仍留有中國手機,也不敢開機。
根據了解,北韓邊境居民長期以來仰賴中國手機與外界聯繫,除了方便跨境通話,更是從事走私、私匯、外匯交易的重要工具。由於官方長年實施高壓封鎖政策,這類手機成為民間秘密經濟的重要命脈,也同時被視為「資訊滲透」的窗口。
使用中國手機=叛國
消息指出,北韓國家保衛省本月初要求各地加強查緝中國手機使用者,並明確強調「不僅要查人,更要查源頭」。在兩江道惠山市,保衛部加裝多部電波探測器,每日分時段巡查,鎖定可疑信號來源。地方「人民班」也被要求配合教育宣導,每個班級都派駐兩名保衛員,逐戶講解「使用中國手機的嚴重後果」。
一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保衛員在宣導時語氣異常強硬,甚至直言:「擁有中國手機本身就是破壞共和國權威的反國家罪行,我們黨過去寬容過一次,但若再犯,連家人都會受連坐處罰。」
他進一步指出,當地民眾聽聞「可能被槍決」的警告後,許多人乾脆將手機藏起或丟棄。「惠山市最近晚上都很安靜,沒有人敢冒險打電話,保衛部眼裡都在冒火,大家都怕一個不小心就惹禍上身。」
居民:現在開手機等於拿命在賭
除了惠山市外,咸鏡北道邊境地區也傳出相似情況。當地消息人士指出,保衛部同樣加強巡查,並對重點村落進行臨檢。「最近管得非常嚴,只要被查到有通話記錄或外國SIM卡,不但會沒收設備,還可能被關進看守所,甚至面臨審問。」
有居民向DailyNK形容,「現在使用中國手機已經不只是違法,而是拿生命在冒險。」他強調,官方透過保衛員不斷放話說「若再抓到,一定有人會被槍斃」,讓當地民眾人心惶惶,「氣氛緊繃得像戰爭一樣,連大氣都不敢多呼吸。」
北韓全面「清除外界聲音」
中國手機在北韓被視為雙刃劍。雖然它在經濟上帶來便利,但對金正恩政權而言,更代表資訊滲透的風險。據了解,許多走私活動、外匯匯款,甚至部分政治與軍事動態,都透過中國網絡流向海外,使當局視為「危害體制安全」的行為。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北韓以防疫之名封鎖邊境,同時展開所謂「掃蕩戰」,全面清查非法通信設備與外國資訊流入。這次「可能槍決」的威脅,被外界解讀為「極端恐懼統治」的延伸,意在透過高壓震懾,強迫民眾與外界完全斷聯。
平壤當局近年屢次強調「思想防疫」的重要性,要求國民遠離「敵對文化」與「資本主義滲透」。分析人士認為,對於邊境地區居民而言,資訊封鎖不僅剝奪了生計來源,更讓他們失去了唯一了解外界的窗口。
傳聞:真的會有人被槍斃
消息人士指出,「即使以往也有人因使用中國手機被判長期徒刑,但這次氣氛不一樣。大家都在私下說,可能真的會出現被槍斃的案例。」一名咸鏡北道居民透露:「我們都聽過有被判無期徒刑的人,但像這樣直接威脅處決的,以前從沒聽過。」
外界觀察指出,北韓過去偶爾會藉由「公開處刑」來達到示警效果,尤其在邊境或民心不穩的時期,用以強化恐懼統治。若真如傳聞所言,保衛部此次將以「殺一儆百」方式處理,勢必讓地方社會更加封閉與緊繃。
專家分析:政權信心不足的表現
南韓脫北者與北韓研究學者分析,這波行動並非單純的通信管理,而是政權焦慮的表現。首爾「北韓人權研究所」研究員金東炫指出:「當一個體制需要靠恐懼維持秩序,就代表它內部對社會穩定失去信心。特別是當經濟困境與外部資訊流入同時存在時,領導層會更傾向以暴力方式維持控制。」
他強調,北韓透過加強邊境控制,試圖斬斷人民與外界的資訊聯繫,但這樣的極端手段也會進一步激化民怨。「越是封鎖,人民越渴望知道真相。長期下來,這樣的恐懼政治反而可能侵蝕政權的合法性。」
恐懼成為制度的一部分
當地居民受訪時普遍表示,目前「恐懼」已成為日常的一部分。「走在街上都不敢講話,怕旁邊的人是保衛員的線人。」惠山市一位匿名居民告訴記者,「手機原本是與外界保持聯繫、寄錢給家人的工具,但現在變成死亡的導火線。」
他苦笑說:「我們都知道,外面的世界很不同,但現在連想都不敢想。只要被懷疑,家人也會被拖下水。」
北韓長期將資訊控制視為維穩核心政策。中國手機的廣泛流通,一方面象徵市場化的自然結果,另一方面也凸顯體制內部矛盾:經濟依賴走私與外匯,但政治上又必須封鎖外部影響。如今以「槍決」恐嚇的手段,無疑反映出當局對邊境失控的焦慮。
隨著內部經濟持續惡化、糧食短缺與貿易停滯,專家認為,北韓將持續透過強化監控、製造恐懼來維持穩定。然而,這種以恐懼為代價的秩序,恐怕也讓這個國家與現代社會的距離越來越遠。
在北韓邊境,使用中國手機成了極高風險行為。保衛部最新警告「情節嚴重者可處以槍決」,引發當地民眾恐慌,許多人選擇關機藏匿。手機原為民生、聯繫與經濟工具,如今卻被視為「叛國證據」。面對高壓掃蕩與電波追蹤,人民深陷恐懼,反映出政權對外界資訊流入的極度焦慮。(圖/翻攝自平壤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