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莊佳芳/綜合報導
生活在最幸福國家,會是怎樣?
根據3月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北歐國家芬蘭以其完善的福利體系、高品質的社會支持、高人均GDP等指標,連續第八年蟬聯全球最幸福國家榜首。芬蘭旅遊局國際運營總監阿霍拉將此歸功於「幸福金五角」。芬蘭的幸福哲學與大自然緊密相連,芬蘭人平均距離森林、公園等自然環境僅200公尺。外媒分析,芬蘭人追求的幸福感並非持續處於高點的興奮,而是根植於平衡、連結與寧靜的深層滿足。
芬蘭幸福金五角
BBC報導,這份由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排名會根據蓋洛普民意調查對不平等、社會支持、人均GDP、預期壽命、自由、慷慨程度、對腐敗的認知、積極情緒以及捐贈和志願服務的意願的評分,排序出各國的幸福排名。
2025年最幸福國家前十名分別是,芬蘭、丹麥、冰島、瑞典、荷蘭、哥斯大黎加、挪威、以色列、盧森堡及墨西哥。值得注意的是,芬蘭已經連續八年蟬聯第一,芬蘭旅遊局國際運營總監阿霍拉(Teemu Ahola)表示,自然風光、桑拿文化、美食、永續設計和生活方式是芬蘭的幸福金五角。
北歐國家的福利體系
芬蘭裔加拿大作家潘察爾(Katja Pantzar)指出,這項排名的前四名均為北歐國家,因為北歐國家大多擁有完善的福利體系,有助於維護集體的福祉。他解釋,雖然幸福的定義因文化而異,但芬蘭有很多日常幸福的例子,例如安全高效的公共交通、免費的教育或醫療保健等。
芬蘭人距離自然環境,平均距離只有200公尺。(示意圖/PIXABAY)與大自然親近
大多數旅客的起點或終點都是首都赫爾辛基,這是一座海濱城市,坐落在美里的天然群島與填海造地之間。城市中還有可租用的城市自行車,旅客可以騎著自行車,從市中心一路延伸到北部邊緣地帶的森林。
芬蘭的「Jokaisenoikeudet」法案,又稱為人人都有的權利法案,該法案保障每個人享受自然的權利,因此芬蘭人距離自然環境,如森林、公園、海濱等,平均距離只有200公尺。阿霍拉指出,在芬蘭自由漫步時可能會撞上馴鹿,而這也是在芬蘭旅遊少數會遇到的危險。
SISU精神
當然,在芬蘭的生活也不總是十全十美,芬蘭的冬季漫長且黑暗,對人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芬蘭人幸福觀中,還包含了一種「sisu」精神,這是一種難以直接翻譯的意思,BBC引用潘察爾的解釋,他認為,這是一種使人們在挑戰面前,用攜手合作,取代指責與攻擊他人的精神。
芬蘭的旅遊安全指數很高,但撞上馴鹿,可能是少數會遇到的危險。(示意圖/PIXABAY)芬蘭人的幸福感是溫暖平和的
但也有人對於「世界上最幸福國家」這塊招牌感到懷疑,退休人士羅伊哈(Juha Roiha)表示,「我很難相信,因為在一些比較貧困的國家,他們即使身處困境,也能輕鬆自在。」對此,心理健康專家阿霍寧(Mari Ahonen)則認為,芬蘭人太過謙虛,他認為芬蘭人可以用更積極的態度,看待這份幸福指數。
BBC分析,雖然每個文化對幸福的概念可能有差異,但芬蘭人追求的不是持續處於高點的幸福感,而是根基於平衡、連結與寧靜的滿足。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