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柯美儀/花蓮報導
燕子口堰塞湖的危機順利解除,挖土機向立霧溪「鞠躬」。(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花蓮台8線靳珩隧道燕子口17日因土石崩坍堵塞立霧溪,因此形成堰塞湖。今(29)日堰塞湖經引流後壩體如預期潰散,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也透過臉書發文報平安,「謝謝所有全力投入搶災的夥伴們,不眠不休執行監測、空拍、機具進場、刷坡、開便道、降挖、引流、研判潰壩時間、疏散撤離等任務,從10/17獲報有燕子口堰塞湖以來至今,每一步都凝聚無數專業與汗水」。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表示,太魯閣燕子口因邊坡崩塌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於17日形成堰塞湖,造成中橫公路台8線175.5公里處的靳珩隧道遭溢水淹沒。當時隧道西口水面呈現湛藍如「蒂芬妮藍」景象,一度令民眾也忍不住讚嘆「真的好美」。
靳珩隧道西口水面呈現「蒂芬妮藍」景象 ,讓不少人嘆為觀止。(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今日上午堰塞湖經引流後壩體如預期潰散,堰塞湖湖水下降後隨即消失,林保署花蓮分署回顧上午,花蓮分署火速撤離現場人員,並發布警戒通知下游河道淨空、疏散低窪處居民。上午11時30分巨大水流夾帶著土砂、石塊傾瀉而下,壩體在轟鳴聲中剝落崩解,沿著立霧溪河道滾滾奔騰,屏息的15分鐘過去,壩體幾乎已完全沖毀,下游錦文橋水位最高上升約2公尺;洪峰過去後,人員均安、下游無災情,堰塞湖水位也下降至原河道位置,被堵住十多日的立霧溪終於安然回歸,大家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放下。
施工人員投入搶災13天,成功讓被堵住的立霧溪安然回歸。(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對於燕子口堰塞湖危機能圓滿拆彈,林保署感謝該署宜蘭分署與花蓮分署同仁不眠不休,協力無間;也特別感謝負責施工的晶富營造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黃國寶先生與工作團隊,秉持高度專業與豐富經驗,用認真負責的態度,終能以最少的經費與時間解除堰塞湖風險。
如今堰塞湖水位已成功回降至原本河道,立霧溪重回平靜。協助降挖的工程團隊在潰流結束後,特地以挖土機向立霧溪「鞠躬」,表示對大自然的敬意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