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傳在愛沙尼亞設駐處卡關!外交部揭和波羅的海三國「交往策略」

記者陳思妤/台北報導

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主持例行記者會(圖/翻攝自外交部YT)
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主持例行記者會(圖/翻攝自外交部YT)

日媒報導稱,台灣計畫在愛沙尼亞設駐處,但因為名字問題卡關,引起關注。不過外交部強調,兩國關係友好,今(4)日外交部也進一步說明,和波羅的海三國(4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交往策略,利人利己、共創雙贏,將推動與歐洲相關國家,在無人機等新興關鍵產業,及全社會防衛韌性進行合作,推動台歐攜手打造民主非紅供應鏈,強化台歐策略夥伴關係。

《日經亞洲》引用消息人士說法稱,台灣計畫在愛沙尼亞設駐處一事卡關,因為台灣希望跟立陶宛一樣,使用「台灣代表處」,但愛沙尼亞則認為要用「台北代表處」,以避免和立陶宛一樣被中國報復。不過,外交部強調,台灣和愛沙尼亞關係友好,各領域交流密切。

外交部今天舉行例行記者會,媒體詢問,外交部強調台灣和愛沙尼亞兩國在各領域都有良好交流,和波羅的海三國交往策略為何?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說明,就中華民國台灣而言,和歐洲非邦交國推動總合外交,核心的一句簡單就是利人利己、共創雙贏,深化實質夥伴關係、擴大民主價值鏈的連結,此外也強化經貿、安全、科技上各個多層面合作,讓台歐能夠共享繁榮以及安全。

蕭光偉指出,外交部林佳龍在今年9月華沙安全論壇會議中就已經呼籲,台歐共同攜手合作,在面對地緣政治變局中,民主國家應該團結合作,共同再造全球民主供應鏈,而台灣也會是歐洲以及全球最值得信賴的關鍵夥伴。

蕭光偉也提及,台灣海峽和波羅地海地區海底電纜不斷遭受惡意的破壞,林佳龍為了呼籲民主國家共同守護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10月在歐洲地區福爾摩沙俱樂部台北年會當中所舉辦的台歐海底電纜安全合作論壇中,提出了國際海纜風險管理倡議,獲得與會議員的高度認同與支持。

「在策略上我們希望透過深化台歐民主價值連結,凝聚自由法治人權的共同語言,擴大與歐洲國家在政府、國會、智庫、NGO及人民各個層面的交流」,蕭光偉指出,在經貿及產業方面,台歐秉持著供應鏈去風險化的共識,攜手建立民主供應鏈,推動在半導體、AI、再生能源以及醫療科技等關鍵產業上面進行合作,發揮互補優勢。

蕭光偉表示,台灣除了和波羅的海國家共享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之外,雙方也共同面對威權主義擴張的第一線威脅,雙方在加強民主供應鏈的連結、共同反制威權主義擴張、灰色地帶襲擾,具有共同的利益。他說,外交部將推動與歐洲相關國家,在無人機等新興關鍵產業,及全社會防衛韌性進行合作,推動台歐攜手打造民主非紅供應鏈,強化台歐策略夥伴關係,這可以說是台灣對於歐洲以及波羅的海國家推動的交往策略。

#外交部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